海山 发表于 2010-6-6 16:21

垛庄地名的由来

垛庄地名的由来
    很早的时候齐国人去泰山祭祀、还愿、降香、从事商业活动,垛庄这可是必由之路,游客途径的埠村是个大客栈,游人在埠村大观附近住下,那时候大多都骑马骡、毛驴,徒步走的也不在少数,在大观问及老道,去泰山路经何地时,老道便予指路“出去大观向正南,一架横岭在眼前,经沙湾、石屋、渗水湾,后关独路、杨家圈,过下港、黄前是泰安,两天也就到了”。从埠村大观夜半钟声后备马上路南行,爬过横岭子,经过沙湾(因村前有个大沙滩而得名),石屋(是用石板建成的供游人挡风避雨的石屋子),到了南明天就亮了(南明由此而得名),巴漏河流经北垛庄村时,水势依然很大,一到渗水湾水就没有了,传说从埠村到垛庄要趟十八道河,泰山奶奶心疼娘家人趟河跋涉之苦,便用拐杖在渗水湾沙滩上一捅,水便从这里流到明水去了。
    垛庄小镇在历史上是兵家相争之地,古要冲驿道,齐国在垛庄境内七星台至曹操峪顶齐鲁两国的分界线上修建了齐长城。在地势险要的鸡爪顶与莱芜的后关独路建有天门关,在乔子的铜鼎与莱芜毛家林交界处建有北门关两大关隘,城墙上隔不远就建有一个方形附着与城墙的石垛,工匠们叫这种加强长城坚固性的石垛叫壮汉。当地的老百姓叫长城为垛墙,长城以北的小镇也称之为垛墙,后来人们取垛墙的谐音将此小镇称之为垛庄。
    齐国凭借七星台、天门关、北门关之天险,在垛庄、麥腰、官营、七星台陈设重兵。一次天门关战事吃紧,齐桓公来垛庄摆兵布阵,为迷惑鲁国官兵,在齐长城群山环绕的腹地用柴草搭成垛,伪装成军营,齐军故意放弃天门关,鲁国军队趁黄昏时分由天门关长驱直入,弓箭手对准“军营”万箭齐发,见无动静方知是计,此时齐军从官营和垛庄包抄过来,鲁国军队无还手之力,齐军重锁天门关,造成关门打狗之势,大获全胜,用草垛借得大量箭头、兵器,后人为纪念这次战役,将此地取名为射垛。将驻扎鲁国军队的村子改名为官营。
    从西车厢村爬上北峪顶向北望去,是一片连绵不断的山峰,山上长着茂密的黄草,当地人叫黄草顶。中和四年(884年),黄巢的齐军连败于太康、汴河、王满渡之后率散兵躲进大山深处的章丘垛庄,以逃避唐兵的追击。黄巢一生偏爱黄色,其经历充斥着黄、金、菊的独一色彩,成年后黄巢在贩盐之余,脑海中依然浮现出童年菊花的黄色,科举不第的气氛让他咏出了“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的壮丽诗句,知道黄色的尊贵,开始对黄色痴迷敏感起来。“黄草”和“黄巢”有点谐音,黄巢面对满山遍野的黄草,长吸一口冷气,自吟起来;“忆昔日南征北战,看今日被逼上山,萧瑟秋风吹草黄,来年春上黄草青,班师今占黄草顶,待等来日振雄风。”黄巢以为天不灭草,就在此地安顿下来,在山上修整、练兵习武,现在山上还存有舂米的石臼,用石板搭建的石屋和屯放粮草的场地等遗址,后来这里改名为“黄巢顶”。

西山雨 发表于 2010-6-6 21:52

re:谢谢分享

谢谢分享

蜿蜒虫 发表于 2010-6-6 23:45

re:头一次听说 珍贵!

头一次听说 珍贵!

海山 发表于 2010-6-7 08:14

re:请老师斧正,谢谢!

请老师斧正,谢谢!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垛庄地名的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