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乡邮使者——张永平
张永平,市邮政局胡山邮政支局的一名普普通通的投递临时工,在短短的一年多时间里,凭着一颗赤诚的心,赢得了领导和广大乡民的赞誉。张永平从小生长在山村,今年已经57岁了。以前他干过乡村医生和邮政储蓄代理员,可从去年秋天,因为是山区,道路崎岖工作量大等等原因,该局山南片区投递员撂挑子搁没人干了!“可不管怎样,总得有人干啊,因为山里条件差,信息闭塞,乡亲们更需要每天看到党的方针政策和新的致富信息技术啊”张永平这样说。于是,他不顾年高体弱毛遂自荐成为了胡山支局的一名临时乡邮员,背上了“中国邮政”的邮袋。胡山邮局南片区地处章、莱两市交界的山区,交通不便,经济落后,居住分散。张师傅跑的这片邮路总计全长100多公里,许多地段必须推车步行投递。这是全市最长、最崎岖的一条邮路,光去年就换过3个投递员,时间最短的只干了1周。但能耐劳吃苦张永平坚持了下来!
“邮件投递是一件艰苦细致的工作,每天早上,张永平都是第一个到支局,分信报、排顺序、装兜、出班投递。一年多来,无论严寒酷暑,他从没缺过一次班。尽管他只是一个每月拿几百块钱的临聘人员,但他把肩上的责任看得比山还重。他说“自己既然选择了这条路,也就无怨无悔。”在投递工作中,有的邮路山高路险,危险的情况时有发生。今年2月9日,春寒料峭,雾气蒙蒙,地上和山间路旁树上都结了一层破冰,也就是老百姓俗称的“迷迷溜”,张师傅推着摩托邮车一步三滑地艰难地行走,路上没有碰到一个行人。当行到东石路石匣村不远的一个下坡路时,忽然脚下一滑,怎么用力也把持不住,他和车子翻了几个跟头栽倒了路沟里,身上磕破了好几处,伤痕累累的他爬起来,干脆把车子藏在了路边的草丛里,把邮包搭在肩上一瘸一拐地有坚持上路了。
慷慨的爱心,播洒着奉献,收获着幸福。袁秀英,一位70多岁的孤寡老人,下面还有一个重度弱智的儿子,每月她都是靠她丈夫在世时的企业邮寄给她200多元的抚恤金生活。每每月底,当汇款单收到后,张永平会及时地把钱送到老人手中,有时看到老人行动不便,他就主动地挑起两只铁筲帮老人把水缸打满,感动的老人逢人就夸:“张师傅这人心眼真好啊!”
身穿草绿色邮政工作服、十分朴实的的张师傅,每天按时从邮局出发,沿着自己负责的邮路经过一个个投递点,把邮件准确无误送到了顾客手中,风里里来、雨里去,从没有脱过一次班,漏过一个投递点。在他的邮包里除了报纸杂志外,还经常有生活日用品,这些都是给别人捎买的。谁家需要什么只要跟他说一声,下次再来时一定带到。一年多来,他帮助群众代办各类邮政业务300多次,代购物品和各种实事500多次。他的手机一天到晚响个不停,都是一些找他帮忙的事,什么代领农村低保金和粮农补贴的,代交电话费的,到派出所帮助办户口簿等等。对于这个纯属额外的负担,张永平同样做得尽忠尽责。他憨厚地说:“被人如此信任,这也是一种莫大的快乐!”真心的付出换来的是真诚的回报,张永平的各项业务发展得如鱼得水,私费订阅报刊人源源不断。今年,他销售农资产品达10000多元,揽收储蓄存款300万元,深的局领导的赞许。
诚心、热心和爱心,让乡民们记住了这个乡邮员。今年8月,张永平得了急性胃炎,疼痛难忍,但他仍然咬牙坚持工作,在家里人多次催促下,才去当地卫生院打了几瓶点滴。还没有好利索,一心牵挂着工作的他想到单位里人手紧、任务重,还是带病又回到了熟悉的邮路上。有人不解地问他:“你年纪大了,工资又不高,这么拼命干,到底图什么?”他说:“干一行爱一行,党的许多政策、方针、信息都是通过报纸传达的,看不到报纸怎么行呢?
我图的是让乡亲们能看到所需要的报刊信息,能早一点脱贫致富。自己虽然苦一点,哪又能算的聊什么呢!”就这样,他与用户逐渐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为做好投递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用户们都十分信任张师傅,纷纷对邮局的人说:"只要张师傅送一天,我们就要多订几份报刊杂志来支持他!
re:顶 顶
顶顶re:好人 !应该 宣传 一下 !
好人 !应该 宣传 一下 !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