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丘红楼过客 发表于 2014-9-14 02:14

和谐红楼2

姑嫂齐建 “和谐大观园”

薛宝钗、贾探春作为贾府管理团队的候补者无疑是胜任的。她们“时刻准备着”执掌大观园的管理权,要不然大权一旦降临咋就能得心应手呢——“机会留给有心人”!机会终于来了:王熙凤因为内分泌失调和严重的妇科病致使她不能理事。“李纨本是个尚德不尚才的,未免逞纵了下人”,“王夫人…探春和李纨暂难谢事,园中人多,又恐失于照管,特请了宝钗来。”实践证明,她们的管理水平并不亚于王熙凤!她们管理期间可以说是“和谐发展”的。实践证明,姑嫂齐建 “和谐大观园”是源于“真经验”、取得了“真效果”、起到了“真作用”。
“真经验”源于积累与学习。她们的家庭背景就是经济工作经验沉淀与提升的最好教材。薛宝钗“且家中有百万之富,现领着内帑钱粮,采办杂料”。她平常言语都有经济工作的普遍经验。有时她的见解和行事也非常出众。黛玉是“绛珠仙子”唉!宝钗没有神话背景,诸方面却与之比肩,甚至更好……再看探春,更不得了——“探春是《红楼梦》中最具理想的人物,她有极高的抱负。她是《红楼梦》中最现实的人,她把现实看得很透。贾宝玉也看得很透。但两玉对这种现实采取的是逃避的态度。探春是一直想努力去改变,“齐家治国平天下”也是探春的时代抱负。探春绝对是可以成大事的人,可是她生的不是时候。可以说探春有胆、有识、有魄力!”“真效果”植根实事求是。实践是检验“真礼”的唯一标准。且不说钗探“丧葬费风波”、“学费之争”、“油脂之费”地圆满解决,只是“兴利除宿弊”足见其细心、精算、创新和发展等优良品质。其良好效果众人无不敬服。就连王熙凤也自愧不如:“…倒只剩了三姑娘一个,心里嘴里都也来得,又是咱家的正人,太太又疼他,虽然脸上淡淡的,皆因是赵姨娘那老东西闹的,心里却是和宝玉一样呢…他虽是姑娘家,心里却事事明白,不过是言语谨慎。他又比我知书识字,更利害一层了。”“和宝玉一样”是什么概念——在王夫人眼里地位并列第一的是宝玉、探春!王夫人的女儿是元春啊!那是娘娘!地位是至高无上的!
“真作用”顺理成章。方法决定对错。钗探在好的经验指导下,用对方法、精打细算、创新发展才能使管理出好效果,好效果对事业发展则起到了好作用——“众婆子听了这个议论,又去了帐房受辖治,又不与凤姐儿去算帐,一年不过多拿出若干贯钱来,各各欢喜异常”。王熙凤也赞不绝口:“我说是白走一趟,这样好事,奶奶岂有不依的。”(平儿语)。薛宝钗对这位未来的小姑子也竖起了大拇指:“天下没有不可用的东西,既可用,便值钱。难为你是个聪敏人。”
“为闺阁昭传”是曹公写《红楼梦》的初衷之一。“大观园改革开放带头人” 钗探无疑是曹公的挚爱!


林黛玉短暂的“和谐幸福”时光

“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林黛玉的一生也印证了这句俗语。纵观《红楼梦》文本,林黛玉最幸福的生活应该是童年。对应“百年贾府”来讲,林黛玉的最幸福的时光应该是相当短暂的。
“(黛玉)言语举止另是一样,不与近日女子相同…众人见黛玉年纪虽小,其举止言语不俗,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露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闭静时如娇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这些都是写林黛玉这位绛珠仙子的。神话气息始终索绕着林黛玉,使她具备神界的灵气与睿智。“还泪说”又将她悲苦的前生之约发挥的淋漓尽致。但是,这个悲剧人物也有她最幸福的时光——童年。
林府的“和谐美满”是短暂的。就是这短暂的幸福时光对逐步“还泪”的绛珠仙子林黛玉来讲,又是极其痛苦的回忆。介绍林府“和谐美满”的内容不多。但我们从文本中读到的只言片语,足以认为那是林黛玉极其想念的幸福时光了。《红楼梦》能给读者留下足够的想象空间,也是曹公文采精华的神妙表现。
“度其母必不凡,方得其女。”按中国古代的转世轮回说,绛珠仙子之母必定不凡。林黛玉之母名字的谐音是“佳敏”啊。且看曹公是如何评介探春的:“敏探春兴利除宿弊”!曹公用词精当而吝啬,对为数极少的几个关键人物都用了一个字的高度概括。如“俏平儿”、“慧紫鹃”、“贤袭人”、“勇晴雯”等等。“敏”者灵敏也。无疑林黛玉继承和遗传了母亲的灵气与敏感,并且使之发扬光大才为亿万读者演绎了这部悼玉名著。不凡而灵敏的林黛玉之母尽管身体不好,但在精神生活和小林黛玉成长过程中,肯定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科学育女教玉之法。林黛玉从小生活在那种科学宽松的成长环境里,会是多么童趣连连、天真烂漫啊!再看林如海夫妇的婚姻生活。旧社会成功男人三妻四妾不足怪,但是我们可爱可怜的林如海只有一个妻子,并无陪房、小妾!就是夫人亡故后:“年将半百,再无续室之意…”这是多么难能可贵啊!由此看来,林大人与夫人贾敏是情投意合、相知偕老的恩爱夫妻。在当时他们的那个圈子,能做到这一点可以说凤毛麟角。这个贾敏更了不得:去世后还能牢牢抓住丈夫的心,更能说明她的“不凡”、“聪敏”。敬爱的读者,您说这样的夫妻能给少小黛玉怎样的快乐童年啊!这一点还从林如海的姓名上有解:想到“林海”,你脑海会有怎么个印象?单讲“海”寓意就更丰富了,古往今来有多少文人墨客在赞美着大海啊!林黛玉之父就是一个“海”型男人。他官不算高,甚至没写他的一切。曹公只是前后不足千字(大部分还是对话),一个真正的“伟男”便跃然纸上。
林黛玉进了贾府得到了贾母的厚爱,就是这份“厚爱”才使其亡命之期日益临近。也就是说,自从林黛玉进了贾府就不像先前在家里一样自由自在:“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林黛玉真正的幸福和谐的时光一去不复返了。


“和谐”家塾

“原来这贾家之义学,离此也不甚远,不过一里之遥,原系始祖所立,恐族中子弟有贫穷不能请师者,即入此中肄业。凡族中有官爵之人,皆供给银两,按俸之多寡帮助,为学中之费。特共举年高有德之人为塾掌,专为训课子弟。”义学,应该是现代义务教育的古称。看来,义务教育法在有识之士那里早已有志。笔者精读《红楼梦》二十余载,始终认为:一、“秦可卿托梦”的内容高屋建瓴。二、贾府巅峰之时有二好:义学办得好;家庙、家庵照顾的好。本文先说“和谐”家塾。
“和谐”是一个过程,也是一个结果,更是一种表象。笔者说贾府家塾的“和谐”不是真正的和谐结果,连表象都不是,只能是一个过程。贾府义学由来已久,想必元春也是受到过其教育(只是不一定在学堂里,为其单独授课而已)的。能说后来学堂里的“恋风流”、“起嫌疑”、“闹学堂”是贾府家塾的全部面貌吗?美玉尚有瑕疵,何况人乎?更况“一龙生九种,种种各别。”呢?
远的不说,且说贾宝玉入学前后的家塾也是有其“和谐”内容的。
贾宝玉入学应从何时算起确无从查考,一般来讲当时的孩童长到六七岁就“启蒙”。宝玉有祖母溺爱,入学时间自然要晚一些。但观其“乳鸽”李贵之言,宝玉会同秦钟入学前的确已经上了些时候。由于宝玉是灵石、是神瑛侍者,他的灵敏与聪颖是别人不能比的。也就是说尽管宝玉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也能学到了《诗经》的精髓。“哥儿已念到第三本《诗经》……”李贵讲的“念”,是现在的“熟背”的代名词——大多古藉资料上儿童上学念书就是“熟背”书!甚至有些先生要求倒背如流!这,也是古代的文人雅士熟记名句、名篇的基础所在。
大家都知道“读书是极好的事”!袭人还就“读书有用论”和“学习方法论”发表了科学、前瞻、时尚的论点:“读书是极好的事,不…保重。”袭人是宝玉的首席大丫鬟,将来是要成为“陪房”的人。她有如此之论,也足以看出贾府的文化底蕴与渊源了吧?这种“底蕴与渊源”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就是家塾。
《红楼梦》文本还侧写了一个去世的人。他就是宝玉之兄——贾珠。关于贾珠的文本介绍不多,其中一次是宝玉挨打以后,王夫人“‘儿’一声,‘肉’一声,你替珠儿…半世心了。”由此可见,贾珠不是“封建社会永世不回头”的逆子斗士,而是长期受其家塾教育出的忠臣孝子。我们讲《红楼梦》是同情宝黛悲情;也从中学到了许多:禅心者见佛、贪心者见利、忠心者见孝、孝心者见仁、仁心者见义、毒心者见谋、坏心者见诡……不一而足。贾珠是个好孩子,但他不是推动历史发展的人。所以曹公让他早早的死去了。但就家塾教育这个主题,我们还是比较看重元春和贾珠的——贾府家塾的鼎盛成绩就是培养出了一个娘娘和一个夭折的少年!这不能不说是它的“先进性”使然。
当然,再和谐的家塾也有其不足。“起嫌疑”与“闹学堂”就是例证。这,原因也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贾瑞!作为“副校长”,贾瑞不仅仅是不作为,是失职、渎职、犯罪!贾瑞嬉戏王熙凤更是他人品低下的表现。王熙凤致其死却表达了曹公多方面信息:王熙凤毒辣。贾瑞无耻。作为培养贾府下一代接班人的教育工作者渎职犯罪就应该当除!


“和谐”宁国府

由外人和表面看,宁国府是和谐的。其实不然。这一点每一个《红楼梦》的读者(正人君子)都深有体会。这个题目的和谐是加了引号的。笔者的意思是宁国府的和谐是假的!正如冷子兴:“如今的儿孙,竟一代不如一代了!”
宁国府到了贾珍这一代就没有生机与活力了。更谈不上真正的和谐美满。但是宁国府表面还是欣欣向荣、夫尊妻贵、子孝媳顺。实际情况呢?
京都的好事者在贾珍的包庇与纵容下,淫乱、非法集会、赌博…无恶不作,就差明抢了。有些活动上纲上线就十恶不赦!宁国府表面显贵车马云集、名厨竞技而欣欣向荣,却掩盖不了它虚假的本质。“家和万事兴”的表面更是掩盖着一幕幕丑恶:一、贾珍“爬灰”。焦大醉骂的“爬灰”确知是贾珍,这一点红学界已有定论。按照红学界推断,秦可卿应该比贾蓉大几岁。秦可卿慑于贾珍的淫威和“家丑不可外扬”的古训,一失足成千古恨,致使其命丧天香楼。二、贾珍与尤氏三姐妹淫乱。用冷子兴的话讲贾珍“那里肯读书,只一味高乐不了,把宁国府竟翻了过来,也没有人敢来管他。”可见贾珍多么肆无忌惮、明目张胆、由着性子来了!尤氏是“忧事”的谐音。她只能是忧而不能虑!这是时代给她造成的缺陷。但是假如贾珍的夫人是王熙凤呢?尤氏看来,只有一味顺从丈夫才是立身保命之本。对于丈夫的罪行劣迹就一再忍让。是啊!在双双富贵眼的贾府里,尤氏的家庭地位让她和初进贾府的林黛玉一样“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精读文本就发现尤氏对贾珍没有一个“不”字不说,还对她的生活十分满意、高兴。这样对贾珍来说就是推波助澜甚至是助纣为虐!就是后来,尤三姐、尤二姐先后惨死尤氏也没敢放个响屁!在一定程度上,尤氏也是贾府的掘墓人——只是小杂工而已。三、贾珍与家奴淫乱。文本介绍贾珍有不少小妾。但是他并不满足,家奴、丫鬟有姿色者均揽入怀。四、贾蓉与姨母淫乱。“有其父必有其子”、“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贾蓉也继承与遗传了其父的“特长”!五、贾珍与贾蓉的继妻许氏继续淫乱。这一点文本没有明确说明。曹公让她姓“许”就是允许之意。到底她的道德底线在哪里?公公“爬灰”成不成?虽无明确表述,但笔者认为“许”就是允许一切有利于保身立命的丑事存在的意思!
以上是贾珍家事。再者,贾珍打着宁国府的旗号与自己世袭的职位,干了多少犯罪违法的事,有谁说得清?贾珍的为人尚且如此,您想在外面他有什么事做不出来——只要符合三原则(有利于自己、有利于发财、有利于高乐)他就乐此不彼。文本多有介绍,在此不赘。
“和谐”宁国府只是海面冰山。不,是小岛!一旦海水退潮,“和谐”的本来面目就会水落石出。当国际国内形势发生逆转时,当皇帝老儿的多变政策发生变化时(反应为元春娘娘失宠),似锦的繁花将付之一炬。宁国府、荣国府都将“呼喇喇似大厦倾”!我们要实现真正的和谐,就要从心做起,做有良心的人、办有良心的事、用有良心的人、育有良心的社会,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和谐!

嘻嘻哈 发表于 2014-9-17 17:18

原来河蟹就是无原则的忍啊

章丘红楼过客 发表于 2014-9-17 19:55

嘻嘻哈 发表于 2014-9-17 17:18
原来河蟹就是无原则的忍啊

精辟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和谐红楼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