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之溯源 人之寻根
一、始祖的传说 很早以前,福建南安县的一个村庄(三都路之后,四都路之前。都----是元朝行政划分的名称),有一位王姓秀才在村中给本村的孩子们教书。教书的所在就是村里一个空闲大院,院子为两重院落,前院为学堂,后院是村里的牛马栏。秀才家中弟兄二人,秀才为大,已经成家育子,还有一个尚未成家的弟弟。秀才为人品端正,善于助人,尤其是村里的公事,无论红白喜事,还是分家买地,都离不开秀才的帮忙。在学堂又治学严谨,学生惧怕之。 一日,村中有操办喜事的家庭邀请秀才去帮忙。老师临走嘱咐年龄大的学长带领学弟背书,就离开了。老师走后,学童们兴奋了,陆续跑出教室在院子里玩耍起来。前不久看过“铡美案”的学长从后院拖来切草的铡刀,大孩子小孩子分派好角色,一五一十地演起来。好一会,秀才办完事回来,孩子们正演到“包公怒铡陈世美”,一见老师归来心中害怕,扶着铡刀的孩子松手就跑开了,忘了铡刀下还有躺着的同学,铡合头落。造成命案,依律秀才发配山东,但是当时秀才已然成家,拖家带口。其弟未婚,自愿替哥哥发配,来到山东。秀才弟弟来到山东,后定居章丘县普集镇。又过了许多年,秀才携子不远千里来探望弟弟。来到山东,找到弟弟后不久,坚持留其子以侍奉弟弟,而他却因年龄大,路途远,南北气候差异等原因,刚要启程回家,不幸生病离世,在章丘下葬。真是谁该落在哪里命中注定啊!许多年以后秀才弟弟也去世,秀才的儿子买薄地发送了叔叔,才有了王家始祖兄弟二人的王家墓地(当时很小、很偏)。自己在章丘普集成家生活下去,从此秀才和弟弟成为章丘普集我们王姓的始祖。王氏一族经历世代发展越来越兴旺,后来主要分布在普集镇普中村委东的王家胡同和普集镇普西村后街王家两大枝。 二、 墓地的变迁 当年因为始祖初落户普集,人少势小,在如今的凤凰山工业园西面,一处山坡地新建王家墓地。常言人挪活、树挪死,外来的家族都依靠吃苦耐劳的精神,凭着自身的聪明才智,一点点、一块块的不断发展起来了。 听老辈人说,原来普集老镇区早的家族主要有程家、范家、孟家、窦家。尤其是程家,当时人多地好,无论是住家还是田产都在普集最好的地段,就连墓地也是如此,当时在如今的普集镇政府对面的普中公寓一片,出庄不远,西南两面环河、地势呈福穴状,墓地石墙环抱、松柏茂密。但是后来的程家逐渐败落下来,人口更是锐减。(据我所知,目前普集的程家只有普东村一户人家了。)清末民初,王氏子孙有经商发达者,家族集资购买了当年风水好、地方大的程家墓地,重新修葺,迁移安置始祖和王氏列祖,并立有高大雕龙青石墓碑,上书家族来历,寓意世代血脉相传。 但是听老人说,后来在民国末年战乱不断,国共交战时候,国民党骑兵团驻扎王家墓地柏林中,因在大墓碑上拴战马,夜半部队遭袭击,战马受惊拉倒了墓碑,从此墓碑受损横卧柏树林中。后来多年,墓碑断裂。再后来,解放后墓地被政府改造占用一多半,修建了收购站、食品站。特别是文革前后平坟运动,原来的王家墓地已经荡然无存,墓碑更是不知所踪。我所叙说的始祖传说,就是听今年已经84岁的父亲和他的同龄人们,叙说童年在王家大墓地磕磕巴巴认读墓牌上记载的记忆。 三、 胡同的记忆 在章丘普集街只要你询问王家胡同所在,稍有年纪的都会反问你,是找大王家胡同还是小王家胡同?这两个王家胡同都在普集普中村,却不是一个家族。大王家胡同就是如今村委东的王家胡同,也是我的老家所在。 随着王姓祖辈们的努力,王家族人在王家胡同繁衍壮大起来,当年的王家胡同只有本族一家,胡同南北通透,南宽北窄,中间有大小转角三处,南北两口都有柏木大门,朝启暮合。胡同南口面对老普集镇环镇围墙内的一片良田,北口连接当时最繁华的普集街商业区---老街里。家族中经商者很多,据说其中不少家庭在济南府、周村等地做大了商业,甚至有的官商兼备,不仅在外买了不少商房门铺,还在家购置了很多地产房产。听老侄子王永茂说他们家不仅在济南产业很大,在普集的房子,就超出了王家胡同,包括目前的村委在内正直向北一直通联到老街里。当然,整个家族的经商情况不同,多数家庭还是在普集做买卖,也有不少随旧军孟家的祥子号在外地做商业。 听长辈们说,早年间王家胡同里有南北两个三爷很有名,南边是进胡同路西第一家,现在在文祖镇开企业的叔辈小叔王孝民的爷爷,家中弟兄行三,商业规模大,家人信教,行善助人,名声不小。另一个就是同辈王汝义大哥的父亲,也是弟兄行三,在老街里有商铺,个头不高,说话声音洪亮,办事公道,热于助人,常急人所急,在商铺间号召力强。听说凡是胡同北头的族人或普集街上的人家,大多数的家里只要有公事(红喜事、白丧事、分家、买地等)都会请他主持。比如,有家境贫困者家中有事,只要是他主持办事,老街里所有的商户都凭他的条子赊物品以助公事,公事办完后主家无力偿还的债务,由他联合商家均摊费用,自己更是比别人出的多。即便是哪家商铺有难,他也是会同大家相帮互助。所以有人说,南三爷财力大,北三爷人气高! 而在我的记忆里,王家胡同已经是文革以后的样子了,胡同南北早没有了大门,就连在济南读书的王家有钱人也多数回到了村里,因为成分不好,几家人挤在一个小院里,很多的大房子除了区里、村里留下办公用,都分给了外姓人家(当年划成分王家贫困的为了不分别人的东西,坚持划成中农,到是那些外来做长工、短工的贫农分了富家的房产。)一轮一轮的政治风波,反封建、破迷信,拆坟扒墓,反右斗私,让祖祖辈辈农民的人胆战心惊,让王家各家标记家族传承的条轴,因为怕被视为封建物品,文革期间家家户户都纷纷烧毁。家谱甚至一纸家族图示条轴无处寻找,甚是遗憾。 但是,老家的胡同却记录下了我童年的足迹,看夏天胡同的雨水滴落房檐,盼秋天院子里大枣青红相间,挤冬天胡同北口的年集热闹,等春天里时常光顾的龙卷风大闹天宫。一天天,胡同的人变化着。但是王家人经商的基因却没有丢失。记得在生产队地头上,比我父亲还大的王汝会大哥,高高的个子、瘦瘦的脸颊,当他咀嚼那煎饼卷咸菜时候,耳朵下的大骨头,一下一下挪动着,我还疑惑不解,为什么这么费力?后来听长辈们说,王汝会大哥是没有摊上好时候,能说会道,能写会算,一手好毛笔字,一手好算盘,典型的经商、管理之才,在当时大集体的生产队却失去了用武之地,打算盘的手扛了锄头,累个臭死,还养不活一家人。家里人口多,口粮不够,一年接济不下来,好面子的他,只好让老嫂子出面借粮度日。但是他的两个儿子,后来一个做了医生,品行和善,救人为本,现在汝会大哥的孙子也成为了章丘眼科医院的主任医师;另一个儿子王永波,白手起家,经商发展,效益很好。一大家子凭着自己的能力,都过上好日子。 如今春节再到王家胡同看看,王家人越来越少了,更多的走出了普集,走出了山东,甚至出国发展,只留下几家还保留着原样的老房子,几户还姓王的人家。 真不知道,还有谁家还记得、保留着有关家族的资料或物件,多年来探求家族的来源、传承,我一直努力着,终不能得到完善的材料,甚憾之!将近十几年的走访查询,搜集了许多的片段、凌乱的信息,总缺少一个串起来的历史线条,哪怕不是一本家谱只是一个家传的祖辈轴柱呢,那么家族的传承线就连起来了,也就找到了起源。前年,我和泉州论坛的版主“后天”联系过,后天真名叫陈鹏翔,非常热心,在泉州南安调动了很多人脉关系,对地域有了一个初步判断,只要我们有更详细的家世材料佐证,应该能完善家族的传承历史。 今天将自己了解的部分信息写出来,还是希望有家族中人或与家族密切关系者能为我提供一些线索,助我得偿心愿。现将搜集到的王姓家族辈分传承告知如下:请王家子孙记之,请助我者确认完善。 治、世、家、义、继、承、秉、书、锡、汝、永、庆。(可能个别字有不符原字,老侄子王永茂听得是读音,而非看的文字)。 后续八辈: 延、寿、兴、隆、昌、怀、玉、德。 沙发 有心人 黄海水鬼 发表于 2015-6-25 07:04有心人
问好鬼版!早有此心完善全,恨无旧物说传承。:handshake 有事急着出去,先赞一个,回头细看!、、、、、、、、、:loveliness: 老王:您好!神交己数年 天命 发表于 2015-6-25 16:09
老王:您好!神交己数年
呵呵,问好天命!!好像老弟才注册不久,还来神交,还请赐教!! 看云卷云舒 发表于 2015-6-25 09:56
问好鬼版!早有此心完善全,恨无旧物说传承。
历史在传承中记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