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云卷云舒 发表于 2018-4-26 09:33

【乡村古韵】兴龙桥头龙华村 1

兴龙桥头龙华村    兴龙桥,一头连着卧牛山,一头接着龙华村。    龙华村坐落在鸣羊山之阳,卧牛山之西,一条红石河半掩村落。    村南,一架石桥贯东西,名曰兴龙桥,是一座建于明初的古石桥,民国时期第三次修建后,史称“章丘城东第一桥”。    村北,一座古桥连南北,叫作荆木桥,是龙华张姓始祖初来就有了,用粗大荆木搭建的木桥,一句“先有荆木桥,后有龙华村”标注了它的岁数。    当年走进村落,穿行于青砖黛瓦之巷,高门楼、宽石径、古松柏、大祠堂,皆在环村圩子墙的环抱其中。走过石臼巷子,就来到了大碾街中心。每逢朝廷科考,龙华村的学子,都会在村西的文昌阁郑重拜祭文曲星君。凡是宗族祭祖,龙华村功成名就的族人,都会返乡列队到村东的张氏家庙敬奉族先。    龙华村,这个被四外八庄称为“礼仪之乡”的古村落,距今传承了640多年。    一、“铜佛张”的由来    很早以前这庄并不叫龙华村。据考,现在龙华村的张姓人家,先祖原籍可追溯至成都。后来,成都张姓家族中的嫡支,迁到了涿鹿,有材料记述,最终落户在冀州枣强的龙化村。明初之山东,连年战事和战后瘟疫,人口严重缺失,出现了“十室九空”的现象。明朝迁徙的诏令,在北方强令推行。    明代之前冀州枣强的张姓家族,已经发展成一个大家族。明初,按照朝廷的迁徙令规定,本族家人不能迁在一处,要分散到各地。张姓一家有兄弟数人,子孙数十人,大部分接皇命随迁,全家虽舍不得分离,但皇命难违,为了给每一个迁移的子孙留个信物,也为离散后族人相认时有个证物,主事家长请铜匠铸造了数十尊铜佛像,每一尊铜像个头不大,形象是一手指天,一手指地的佛像。同时还把家谱抄撰了数份交给迁徙的家庭,上面记载着自己父亲在家族的排行,以及自己在小兄弟中的排行,叮嘱他们好好保管,要让子孙后代知道自己的先祖。就这样,每一支迁徙领头人都持有一尊铜佛,后来人称“铜佛张”就是这一家族。现在山东自称“铜佛张”的家族有很多,所有的“铜佛张”都称是从河北枣强一带迁入山东的,现在商河、济阳、惠民等地有几万人。在他们的家谱或所留石刻的碑文上,所有带有序言的家谱传本,都提到了铜佛。    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成都张姓家族奉诏迁移,其中一枝从冀州枣强龙化村,来到山东章丘东部的普集,定居在大红石河北岸,当时原村名叫大红石河庄。定居数代后,所居大红石河村因为已经没有其他姓氏人家,族人就商议,村东南有座蟠龙山,借其龙兴之意,就沿用了在枣强时候的村名--“龙化”。从此,龙化村的名称一直持续的现在。在以前村名中的“化”、“华”可以混用,后来1957年建立高级社,上报的文字材料和政府名册上登记的龙化村是“龙华”二字,以后就都统一沿用“龙华”了。    明洪武二年,来到山东章丘普集龙华村的是张用、张从二人,二人为主仆,是龙华村张姓的始祖。现有家谱记载,二世、三世毁坏了带来的老家谱。有人说:毁坏老家谱是为了在新地方自立门户,同时还消除原有的尊卑之分。这种说法真假难辨,事实上有不少家族家谱是到新地方新建的,原因各不相同,只是有的新谱延续了原来的家族信息,有的则重新续辈编写切断了与老家谱的延续。    据现存家谱记载,龙华村的张姓家族从四世起兄弟六人,共分六大支:长支张领,二支伯素,三支伯喜,四支伯魁,五支伯强,六支伯玉。各支自续家谱,各自传承,所以,有六套家谱按支续写。但后来随着朝代更迭、战事灾情等原因,修谱、续谱难以为继,现在保留下的家谱已然是残缺不全,更多是难以再现了。龙华村作为“铜佛张”的一枝传人,祖辈流传的那尊铜佛,据说保留在长支张领家族。    有了安身之地,还要寻找安葬之处,当年张氏祖辈选择的最早墓田在小埠子山东,后来家族壮大了,专门找人堪舆福穴,就相中了“前有红石河,背靠卧牛山,枕山面水处,福荫后辈人”的卧牛山腰,只是解放后建龙华水库,老祖坟才都迁出了墓田。

奔奔8 发表于 2018-4-26 09:48

写的很好

普集东陵山 发表于 2018-4-26 10:39

很好很好

有一说一1971 发表于 2018-4-26 10:49

看看

夕陽山外山 发表于 2018-4-26 11:39

不错

风雨见彩虹 发表于 2018-4-26 11:59

赞赞帮顶

风雨见彩虹 发表于 2018-4-26 12:00

普集东陵山 发表于 2018-4-26 10:39
很好很好

发重了

骑九 发表于 2018-4-26 12:34

龙华,出了不少的能人贤士。现如今也是古村之一

夏日甜心 发表于 2018-4-26 16:32

写的很好

看云卷云舒 发表于 2018-4-26 19:00

夏日甜心 发表于 2018-4-26 16:32
写的很好

Thanks♪(・ω・)ノ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乡村古韵】兴龙桥头龙华村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