袭普宏 发表于 2020-6-26 11:09

“捏”出来的产业

“捏”出来的产业         袭普宏-----简述牲畜市场“古老特殊”的交易方式根据权威部门统计,在过去的一年里,我国仅“牲畜业”中的牛、马、骡、馿大牲畜及“赌石业”这两类产业交易额就高达两万亿元人民币之巨。这些交易额的产生,除了全国百处大型“专业”市场的贡献及部分由“网上”完成外,其余则是由“牲畜专业市场”及“赌石专业市场”沿用古老传统的交易方式“捏”出来的。何为“捏”出来的产业?并非是手工艺人“捏制”的工艺产品,也非金融业“捏钞”所得的收入。答;而是上述专业市场“捏指谈价”所完成的产业交易。其传统久远、相沿成习。据史料记载,该“交易方式”的形成,还要从两千二百多年前说起。秦始皇嬴政在统一六国后,一天闲暇无事,在其“太仆”等人的陪同下微服私访于秦都咸阳郊“西市邑”。因其先祖“非子陇右牧马”而发迹,受其“家风”影响,本人对骏马键牛乃“情有独钟”。与随从不知不觉来到当时最大的“牲畜”西市。此,市场内一片喧嚣混杂,讨价还价之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时,恰有买卖二人为一“秦川牛”交易价格争得面红耳赤,不可开交。买者欲付结“晋币”,卖者必索要“秦币”。因当时货币尚未统一,差价悬殊,秦币“值”高于晋币近半,两人互不相让。“政”见此,拉过二人手于“背处”,在两人宽大的衣袖中“捏指”调解,最终达成交易,使其双方心悦诚服。自此例首开“先河”后,这种方式延伸至除牲畜交易外,如茶叶、古董、珠宝、赌石等“特殊”商品的交易,皆用“该法”。似同“哑语”般延续至今,莺期燕约、约定俗成。受此之“启”,始皇帝嬴政回宫后,开始与丞相李斯及“六部九卿”们着手进行“币同类、车同轨、字同文、度同制”的“国政”之革。对于眼下牲畜市场与大宗交易来说,我们并不陌生,一般牲畜市场大都“设”在城郊干涸的河滩边或荒坡上及“专辟”的交易地。交易双方之中,自然少不了中间人的参与。牲畜专业市场交易图
在漫长的北方冬季,买卖双方的“老畜农”常光顾该“市”寻找“商机”,且以此为“业”。他们个个头戴狗皮帽,身穿光板羊皮上衣,嘴叼烟袋或纸烟,用粗糙厚茧的右手“捏指”谈价。而中间人则头戴“旱獭”皮帽,身着鼠皮领子“礼服呢”青袄,嘴含烟斗或中档香烟,往来两边进行“撮合”。买卖成交,三方皆大欢喜。买卖不成,三方互不埋怨,一笑了之,再找下一个“交易方”。交易双方并非直接用口头表达或明码标价的方式,而是遵照“古传”之法,与中间人在衣袖中或在褡裢下、衣襟里或草帽下互相进行“捏指”并观注对方表情变化而谈价。一则表示同为内行,货真价实,可以互相信任;二是遵守“行里行规”之俗,沿用此“传统”,不为“力巴”;三乃“勿”叫外人知晓,便于“暗箱操作”,减少不必要的“纠纷”。在通过对牲畜的毛色、岁口、蹄况、体情及其他商品的“优劣成色”鉴别后而进行讨价还价,最终达成交易。而春秋两季,因“用畜率”教高,农活较忙,交易量则少于其它两季。牲畜市场一般为常年开放,也有个别地方逢“单”或逢“双”开市的“个例”。而捏指也叫“捏码子”或曰“捏价”,俗称“袖里吞金、盖盖摇、捅袖袖”,乃为中华几千年的“交易文化”之现象。目前我国在这一“行当”中仍秉持此“法”。如河北省“张北”牲畜市场与“坝上”牲畜市场为全国之最。就去年而言,仅“张北”这一个市场,牛、马、馿、骡等大牲畜的日交易额就高达亿元以上,且天天开市,而小牲畜市场交易量不在此统计范围之内。据说“捏指谈价”这一传统交易方式已被河北省“申遗”,而将成为专业市场文化遗存的“活化石”。目前,凡此种交易,仍遵循这一“古老”的讲价方式,且展示了“儒商”的专业之风。一般来讲,为了双方不伤和气,这需要中间人来帮助完成交易,因此出现了“经纪人”或曰“牙纪、牙郎、牙侩”这一行当。在交易过程中,经纪人来往于买卖双方之间,互相“遮手捏价”。交易成功后,按比例提取一定酬金,以此“致富”者不乏其人。
为方便“畜民”,一般在牲畜市场之侧,有专给大牲口“挂掌”的手工匠人。而先将去皮的元木构制成“挂架”,在横梁下再穿上一根活动且带孔的木滚轴为“掌架”。届时,将牛、马、馿、骡牵到“架”下,用两根五公分宽的皮带将“牲肚”兜住后,将皮带另端“带环”的一头挂在滚轴之上。用铁棍插入滚轴的孔里“绞”转,将牲口“绞”的四蹄稍稍离地后,由学徒者用大绳将牲畜需“挂掌”的一条腿缠绕拉起,倚柱而靠。另一工匠先用烧红的“烙铁”将牲畜蹄底烫烙,用“削刀”将其多余的“角质”修削干净,然后一手持锤,一手持“顶件”,根据“牲蹄”大小将“铁掌”整形后用“锻掐”的“掌钉”从掌孔中楔入并在另端“盘死”即可。或换旧、或钉新,四只蹄子“掌钉”必须一致。此举是为了防止牲畜在冬天冰雪路面打滑,保护牲畜免遭伤害而采取的必要之措施。马、馿、骡需用“整掌”,牛则需用两“瓣”类似鞋掌样式“瓣掌”钉掛。在牲畜市场上,凡做此交易者,须由内行人“做中”才能完成。一要保证“商品”来源的合法性、货品少有瑕疵,童叟无欺;二要懂得市场行情、使双方都能受益;三要会讲“行话”、会用暗语,以致能顺利成交;四要懂得捏指谈价之技巧,隐蔽进行,勿让“他”知。“捏价”的方式一般为:捏住食指表示一,捏住食指和中指表示二,捏住食指、中指、无名指表示三,捏住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表示四,五指全伸表示五,捏住拇指与小指表示六,五个指头并拢表示七,拇指与食指叉开表示八,勾回食指表示九,中指压住食指表示十。若数字重复则在袖中晃动一下,如二十二,须捏住食指与中指晃动一次,表示二十二,以此类推,但十元以下“零款”可忽略不计。有时,单靠捏指也不一定准确表达,须用“行话”来进行补充,这样则显得更加尽善尽美。各地行话暗语不尽相同,如在东北地区,则用“夜字嘎”表示一、“坛字嘎”表示二、“品字嘎”表示三、“吊字嘎”表示四、“曼字嘎”表示五、“饶字嘎”表示六、“才字嘎”表示七、“拐字嘎”表示八、“王字嘎”表示九等。除此之外,还要根据当地行情、行规,具体判断商品、牲畜的优劣,对其“识相”从而进行谈价交易。除了数字之外,有些地方还有称谓上的“暗语”。比如“雏”为刚刚入门的新手,“掌盘的”为中间经纪人,“里码人”为本地同行,“外码人”为外地同行,“不懂嘎”为外行,“受过窜”指虽未入行,但比较懂本行的规矩。在内行人看来,“捏价”与暗语,是为照顾街里街坊“抬头不见低头见”的情绪,免“现”尴尬的非常必要的方法。无论是你漫天要价,还是我就地还钱,总要展示“买卖不成仁义在”的姿态,大家面子方可过得去。这种传统的交易形式,充分显示了劳动人民的聪明与智慧。而“捏指谈价”则成为这一行永远不变的“金科玉律”,这就是流传“愈”千年而不“衰”,历久弥新而“捏”出来的“产业交易”文化。余乃在此为之疾呼:如此完美传统的“规制”,只有中国才得以延续至今。如此“活化石”般的交易方式,此时不“申遗”,还待何时也!

黄河乡牌西瓜 发表于 2020-6-26 11:39

捏手的同时,还有一套行话,不是这行得听不懂

黄河乡牌西瓜 发表于 2020-6-26 11:45

老兵 发表于 2020-6-26 11:56

集市上精鸡(经济人,中间商,中介),往往当地名望高人士,老百姓信的过,事后有不妥,可以找到他们再调解,当然他们也从中混点劳务费。
现在劳务市场,也有精鸡,促成招工用工,不会出现拖欠赖帐,互相信的着。

灵芝茶 发表于 2020-6-26 16:31

魔法师12345 发表于 2020-6-26 18:15

顶起

小场之王 发表于 2020-6-26 21:54

看看

lqp0810 发表于 2020-7-3 19:58

看看

神虎福门 发表于 2020-11-18 12:01

不错顶起来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捏”出来的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