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 发表于 2020-9-4 19:25

甘蔗情

  冬春时节卖甘蔗的遍布大街小巷,儿时的记忆中这种南方来的甘蔗也属较贵零嘴,也就买一节尝尝,在寒冷的冬季冰凉砟牙特甜。当兵到了南方,这甘蔗就司空见惯了,就象我们北方种的高粱整亩整片,六十年代几分钱。每每看到竖在街头紫黑色的根根甘蔗,就想起在南方的岁月,总要捎带一根回家,让死缠仅给买两节的孙子大呼小叫,在这点上爷爷最大方,要不是老伴嫌渣窝囊难打扫卫生,我还真想去批发一捆运回家呢。  当年部队上有个海边农场,主要是种甘蔗,周边都是知青农场,方圆百里一片甘蔗的海洋。我部的农场1000亩地,每年有三个连队轮换从事生产,常设机耕、气船、养鸭、养鱼、养猪、养牛几个班,场长为师后勤部副部长正团级。那时叫落实“五七”指示,搞军农生产,实际上也是军费外的小金库吧,每年给全师的官兵每人创80元的补助,5斤白糖的奖励。那时这份资金管理严噢,只能用于生活开支,必须有士兵军人经济委员会的审查盖章才算合法。后来变通也搞点与地方上的感情交流,在计划经济的年月,互通个有无也是有利于连队生活的嘛。那时招待费卡的相当严格,烟酒糖茶是不开发票的,也不允许报销,按现在说,写成别的不就完了,那更不得了,真正开发票的少,有几张发票是要查来龙去脉的,没人敢动这个念头呵。  种甘蔗对北方兵来说极为新鲜,闻着那空气都弥漫着甜丝丝的大片甘蔗,真象孙悟空安排进了蟠桃园,甜呵。然而,有规定不允许在地里吃甘蔗,在宿舍每人每天给一根,这是场长口头规定的,不是红头文件,算个啥,实际上从种一直吃到收,收完了还有小储备。开始吃是满嘴轧磨的起血泡,继续吃,就磨成了铁嘴钢牙了,一根长三四米的甘蔗,去头砍尾吃中间,不到几分钟就变成糖汁下肚了,这甘蔗吃上瘾,解饥解渴饭都省下了,路远总有几个兵偷偷蘑菇下,中午只吃甘蔗就地睡大觉。  一根大甘蔗重10斤,就可出一斤白糖呵,加上去头去尾光吃好的部分,一人不怎么大吃,百把斤也是小菜,几百号人那要吃去多少啊!为这事老场长是发火着急求告,恩威并举。按月每人给一斤白糖,加一毛生活补助;干部成立检查组,田间突查抓典型有没什么用,吃着到处丢渣皮,要不水沟里一埋,早无踪影了。政工干部发挥作用了,上课讲,号召党员自觉带头监督,明里大吃大嚼的少了,躲个蔗林密处吃点啃根也难说了,这是军队生产但不属于军用物资。  场长曾参加抗美援朝,一只眼受过伤视力仅零点几,背后都称他冯瞎子。50多岁的人了,天天跟战士们泡在地里,连队轮换不换他,一气干了近十年,一说吃甘蔗有多浪费干瘪的那只眼窝里直流泪,让他逮住一堆在偷吃的,训斥中几乎是在哀求了,你们在家生产队干活能这样随便乱吃吗?我们可是戴红帽徽的军人呵!你看人家知青农场,断了的都没人敢吃呵!也许是老场长的诉说比干巴巴的政治课有力,也许不忍这位独眼二级伤残领导的苦心,战士们收敛了,不能说偷吃的一个没有,起码不会集体大吃了吧。  甘蔗分糖蔗和果蔗,市场上卖的属于果蔗,是当水果吃的,水分大皮好啃;糖蔗节长,皮发绿微带紫色,皮硬含糖份高。这甘蔗出糖,渣是做纸做纤维板的好原料,蒸煮的气可转化甘蔗酒,最后高温过滤的渣土可作水泥。甘蔗离不了水但也不能被水泡,进排水沟那是极为讲究的,一方地在百十亩,两头是两米宽的水渠,运蔗可撑小船,田间每10亩一条水沟浇灌用的,3垅甘蔗就是一亩好长哦,这种半干半湿的田地,让北方兵吃尽了苦头,往返远的要5里路都是沿水沟,只有打赤脚,南方兵自幼打赤脚,脚趾呈散状,脚底板硬似石头比穿鞋还自在,当然不在话下;北方兵就惨了,站不稳,土块都咯脚,走小路都是一跳一跳的,带着鞋子也无法穿,那泥土一沾就掉,真不够提鞋的哦。没法子练,一个月下来脚底板有了本钱,脚趾永不分岔到一年,锄头成了拐棍,走路也离不了;碰上退潮,我们就跃入河中携带锄头顺流回营房,那速度比汽车还快,一年下来这游泳技能大大地提高了,踏水可露出胸部,杠着锄头象是步行在水里。  从种到收学会了甘蔗的全过程,甘蔗没有种子是种甘蔗的头梢部,第二三年达到高产期,第四年就要连根挖了重新种。春天开沟,把长30厘米左右的甘蔗头,让芽朝两边,一左一右间隔排两行,盖上土,灌上水,很快就长出嫩芽,当年即可收获一茬,这种含糖分较低;第二三年糖分最高10斤可出一斤沙糖,所以把这个行业叫作甜蜜的事业一点都不过分。  管理松土锄草培土,施的都是进口尿素,科威特的,那编制袋在国内少有,全部按数回收,谁也别想偷留下一个真让人眼馋哦。要打两次甘蔗叶,用竹片左右开弓把下部蔗叶打下,田头还要来点精加工剥去皮,把蔗叶一收拾,青里透紫粗壮的甘蔗根根挺拔,远远一望简直是一幅美丽的画卷,心头也象甘蔗甜美的让人舒服,这是辛勤劳作的成果,评比估产待收获了,也是弟兄们清闲的好时光。  收获的季节海边也是寒冷的,将砍下的甘蔗去梢一捆近200斤,要人扛到地头的水沟旁装小船,撑到大河边码头装大驳船,再由汽船拖到江门糖厂去榨糖,完成甘蔗对人类的奉献。这个季节是最艰苦的劳作,顿顿大鱼大肉咸鸭蛋的吃,一天能吃三斤米干饭,到此每人都要晒脱三四层皮,那身烂兮兮的破军服腰间扎根草绳,卷着个裤腿赤着脚,那份德形还真不如叫花子。收完了甘蔗收晚稻,终于军农生产大捷哦,放假大休息,就是打扑克,几十里没个村庄,到平沙镇也要跑十几里。  河对岸是大海环知青点有个服务社,也就有点糖果饼干,点上全是稻草顶泥巴墙的集体宿舍,64年的知青是学习邢燕子精神来的,十年的经风雨见世面,个个早已看不出什么城市摸样了,海风吹劳作累身体都变了形,与土生土长的当地人几乎没什么两样,一个划水船的广州知青,我们常见他,一天两船水,靠划双浆,胳膊都比腿粗壮,坐着象个壮汉,一站起来上边大下面小,身体已经不成比例了,探家都不愿回去,象个怪物怕丢人呢,返城后好多年才变过来,我们成了朋友,常去他家坐坐,上班不几年腿就残了,摇上了轮椅,改看传达室了。  年底烧甘蔗叶那是难得一见的好风光,所有农场按片都排了个时间表,统一点火,每人拉根铁丝绳拖个沾了柴油的麻袋球,满地跑一圈,三声枪响三发信号弹必须马上撤离,站在大堤上看吧,开始星点点,一会就是火光一片了,整个天空烧红了半边,那是火烧多少个连营啊!电视上看过森林大火,那场面也没有这个范围大,只是烟尘比这高。  这一烧没了虫害,也灭了部分田鼠,田鼠可是甘蔗的大敌,棵棵啃几口,一刮风就断,是一大害呵。守着甜甜的甘蔗,撒鼠药作用基本不大,一片地上要有几条蛇基本就可控制鼠害,这里金环银环眼镜蛇都有,白天它们不出来,躲在水沟边的洞里夜晚活动,所以营房周围草都铲的干干净净常撒石灰,夜间在院子里走也要十分小心,拿根竹棍打着走保险。场部教导员夜晚一出门让眼镜蛇给咬了一口,幸亏家属是医生马上扎死腿部划破挤血送镇卫生院,保住了命却成了呆滞人,眼镜蛇是中枢神经毒,会主动伤人的。一个战士去伙房打开水,灯光下一条蛇从茶水桶上一下竖起来,吓的丢下水壶就跑,副指导员不怕蛇,拿根竹棍跑去,几下就按住捏着蛇的脖子回来了,那蛇呼呼地吹气,所以眼镜蛇又叫吹风蛇,风里带着毒液,喷到眼睛里不赶紧用水冲洗就会瞎太危险了。拿来电话班的钳子,先把毒牙给拔了,放在了一个装豆腐卤的坛子里用砖压紧,每天下了工,摆在院子里,拿去砖,蛇慢慢就爬出来了,一起哄,唰!上半身就立起来,脑袋脖子扁扁的象个巴掌样了,转来转去的呼呼吹风,谁向前一惹乎,噌就一扑,你一轰他一敲,最后没劲不动了,拿住尾巴放进坛子,第二天再玩。一连玩耍了一星期,蛇再也不动了,剥皮吃了,那蛇胆足有蚕豆大小,用来泡酒了。场长不忍看,蛇是好朋友哦,可这眼镜蛇记性很强,你抓了它要是放了,它会再来报复的,必须要杀死。一次检查生产,从水沟边窜出一条两米多的大蛇,追上去每人捅几棍子就不动了,场长赶来急的都掉泪了,这个秃尾巴跟了我5年了,是草蛇,这片地靠它吃老鼠呢,拍拍脑袋也没反应了,放这里,回来不活再拖回去,场长还抱一线希望,结果还是死了,煮了满满一大盆,雪白的肉比鸡肉香多了。  我还闹过个大危险,现在回想起来也冒冷汗。一次在甘蔗沟里锄草,一条一米长土灰色的蛇在急跑,拿起锄头一下就砸中了脑袋,招呼战士们过来看,下工了拉着尾巴拖着走,一会从嘴里吐出一条小蛇来,还会动呢,一个广西兵看到大吃一惊,这是眼镜呵!是刚刚吃了一条小蛇,否则危险了,你打它会顺锄柄窜上来的,太危险了,大白天怎么会跑出来呢,也许是条病蛇?那埋了吧,广西兵不许,说烂了毒牙也会伤人的,要烧焦它才行,田里有甘蔗叶,拿带水沟边烧起来,一烧砰从蛇的尾上长出一条20厘米的东西,这是它办好事的玩意,原来是蛇的生殖器官,是条公蛇,火中弥漫着一种说不出来的香气,那广西兵竟把皮一扯撕下条白肉吃起来,把我们给恶心的一棍挑到火里。以后出工就十分小心谨慎了,在宿舍里也要先看看床下,被子也要先抖抖,房顶的电线上常有老鼠跑来跑去的,南方兵说好事,有老鼠就不会有蛇的。  大休一个多月,春节到了,平时鱼肉蛋没少吃,过节也就是这些东西,盼过年,因为一年到期了,兄弟连队就要来接班了。

只读经典 发表于 2020-9-4 20:06

拜读了https://zhangqiuren.app1.magcloud.net/public/emotion/face_068.png

巴漏河之谷 发表于 2020-9-4 21:26

似曾相识,似乎发过?

乐哈哈001 发表于 2020-9-6 09:34

老兵 发表于 2023-9-15 16:45

本帖最后由 老兵 于 2023-9-15 16:48 编辑

还有,多亏论坛还在,战友想起了当年种甘蔗,在回忆当年艰辛,正好这篇文章了。

素斋 发表于 2023-9-16 06:50

原来甘蔗是这样种植。长知识了

qiuyang 发表于 2023-9-16 14:56

《甘蔗情》写的很好!特殊时期的特殊群体,刻画的人物形象立体,包满。还捎带简介了甘蔗的种植过程。读后令人耳目一新。

老兵 发表于 2023-9-16 15:34

qiuyang 发表于 2023-09-16 14:56
《甘蔗情》写的很好!特殊时期的特殊群体,刻画的人物形象立体,包满。还捎带简介了甘蔗的种植过程。读后令人耳目一新。

谢谢赞谢谢,外省战友微信上找来,说见过我写甘蔗一事,都是当年去“劳役”的本连战友,曾发过几个网上,一时想不起来了,百度搜索,找到了章丘人论坛上两篇,短长各一,文字还加了底色,这篇还能回复。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甘蔗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