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锦屏烽火》 之十一
(十一)团长李显忠带领孙飞虎和两名战士骑马走在王官庄外。打量着高约一丈的围子墙,李显忠感慨地说:“王官庄凭借这围子墙,再加上宗族观念的力量团结一致,是能抗击住日军小规模的进攻的。”来到王官庄围子墙门外,见围墙大门开着,四人策马向里走。围子墙上突然站起四个自卫队员,把枪口对准李显忠等人:“站住,干啥的,就往庄里闯。”两个战士见墙头上动枪,也习惯性地端枪在手,推上子弹,瞄向墙头上的自卫队员。双方一时成剑拔弩张之势。李显忠一摆手,命令八路军战士把枪收起来。孙飞虎指指自己的臂章,又指指李显忠:“我们是八路军,这是我们的李团长,是来找你们庄主协商抗日事项的,请让我们进去。”墙上一自卫队员说:“我们庄族长规定,带枪的人一律不许放入。你们要进来,要先把枪交出来,若不休想进庄。”孙排长听了立刻火上眉梢:“好大的规矩,今天我就试试能不能带枪进去。”拔出手枪,就要往里冲。李显忠立即严肃地制止道:“孙排长,把枪收起来,我们是来赌气斗勇的吗?”孙排长听话地把枪放进皮套,盯着墙头上的自卫队员:“哼”。李显忠对墙上自卫队员很自然地说道:“交枪,我们没有这个习惯,不带枪,也不惧进你王官庄。”把手枪解下来递给战士:“你们两个在这里,我和孙排长进去。”催马进庄。孙飞虎也解下手枪交到战士手里,对两个战士交待着:“两个小时,如果我们没有动静,你们赶回去带部队来救团长。”整理一下军容,也催马进庄。两个战士在门口看着李显忠和孙飞虎进庄,下马走到一边等着。李显忠、孙飞虎跟着自卫队员走进队部,族长兼队长王德成和众乡绅听到报告立即出门下台阶拱手相迎:“李团长大驾光临,有失远迎,失敬,失敬。”李显忠也拱拱手:“王族长事务繁忙,本人未约就来,仓促登门,请不要见怪。”王德成礼让道:“岂敢,岂敢。李团长请上坐。奉茶。”众人落坐。孙飞虎站在李显忠身后。队员送上茶来。王德成惊奇地说:“李团长光临敞庄,咋只有你二人前来。”李显忠立即解释说:“我等一行四人,还有两人被守门的卫兵截下了,枪支也留在了庄外。”王德成故作恼怒地说道:“这些不识高低的哨兵,咋把李团长的人挡在门外,岂有此理。”李显忠释然地说:“王族长不必动怒,我们前来拜访,理应遵从本庄的规矩。”王德成又施一礼:“如此说,得罪了。不知李团长光临敞庄有何见教,还请团长明示。”李显忠微笑着说:“王族长是个爽快人,我也明人不说暗话了。对于八路军,我想王族长和在坐的众位也不会没有耳闻。华北芦沟桥事变后,我们工农红军,按照国共合作谈定的条件,改编为八路军,开赴华北前线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日军占领山东后,我八路军一部开来山东,意图带领山东军民奋起抗战,打击日军的嚣张气焰。我们团奉命在鲁中地区开辟抗日根据地,如今莱城、鲁山、泰州三县大部已经在我们手中,现在又进驻到绣江县,开辟锦屏山抗日根据地,我们来贵庄,就是来联合贵庄的自卫队共同抗日的。”王德成听了立即表白:“我知道贵军是共产党领导的部队,多年受到政府军的排斥和打击,前几年甚至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只是日军的侵略,政府军才放松了对贵军的剿杀,贵党贵军对国民党对政府军也报有很大的成见甚至是仇恨。如今虽然日军占据了山东,可国民政府还在,山东省政府也在,‘天无二日,国无二主’,这是我等平民百姓认定的常理,我认为国民政府才是唯一合法的政府,我对贵党贵军的抗日精神很赞赏,但我决不能背叛政府而投靠你们,这一点还请李团长谅解。”李显忠依然神情自若地说:“王族长既然认定国民政府才是正宗合法的政府,那我也不再勉强,只是希望王族长率领的自卫队,以民族大义为重,以消灭日寇为己任,坚持枪口对外,一致抗日,直到把日本帝国主义赶出中国去。”王德成欣慰地说:“这一点是我王家的共同意愿。王家自卫队的枪口一致对着日本人,决不向中国人开枪。”说完,看看王家族人,得到族人的点头鼓励。李显忠也表明八路军的立场和态度:“如今,国共两党在日本帝国主义侵略面前,摒弃前嫌,实现了第二次合作。在这里,八路军虽然不能与自卫队站在一条战壕里抗击日军的侵略,但也要体现统一战线的精神,坚持抗战,一致对外。如果王官庄遭到日军的攻打,在我们知情的情况下,一定出手援助,以尽我们共同抗日之责和友军之谊”。站起身说道:“今天话说到此,我也不打扰了,欢迎王族长和各位有机会到我们那里做客。告辞了。”向众人拱拱手与孙飞虎向外走去。王德成急忙起身挽留:“李团长光临敞庄,说啥也要喝杯薄酒再走,哪有空腹回去之理。”李显忠与王德成等人拱手作别:“谢谢王族长的盛情,咱们相交的日子长着呢,你我都公务繁忙,以后有机会再来叨扰。”同孙飞虎离去,王德成等众人送到庄外。 李玉昆同着宋长春、张青山、周振东三人,随吴书记和李志强来到了上元村。李显忠、叶政委热情接待了李玉昆、宋长春、张青山、周振东四人,和他们亲切交谈,灌输革命道理。经过几天的接触和交流,李玉昆等人对八路军有了深刻的认识,也增加了参加进来的激情。吴书记、李团长、叶政委通过对李玉昆等人的考察,也认为可以接收义勇队,商量着对李玉昆等人的使用。团部里,李显忠笑哈哈地说:“老吴,你和他们接触了这几天,情况你比我们掌握的多,你先说说你的意见。”吴书记点点头说道:“经过几天的接触,我认为李玉昆、宋长春两人是非常优秀的人才,可以以重任相托。我让他们学习咱们党的基本知识和路线方针政策,就是再考察一下他们对党的认识和他们的态度。他们四人经过这几天的学习和考察,对咱们八路军和抗日政权有了新的认识,对参加咱们的队伍也更加迫切。在使用他们上,我的意见是让李玉昆同志担任绣江县的县委书记,担负起领导全县抗日救国武装斗争的责任。宋长春同志任义勇队队长兼指导员。”李显忠用深思熟虑的语言说:“就绣江县的武装力量来说,义勇队太小了,既与绣江县四十多万人口不符,也难以担负抗击日本鬼子的重任。我的意见,以义勇队为基础,组建县大队,达到一个营、或者是一个团,甚至更多的兵力,才能与日军抗衡,进而打败它。李玉昆同志可以担任县委书记兼县大队政委,宋长春同志任大队长。”叶政委赞同地说:“老李的意见是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要开辟锦屏山抗日根据地,就是要把发展壮大武装力量的事情做好,把义勇队扩编为县大队,是抗日的需要,也是大势所趋,我们的抗日力量壮大了,咱们才能在这里站住脚,反之就会被日军和反动势力赶走。我们就应该走大扩军大发展之路。” 团部会议室的墙上挂上了中国共产党党旗,李玉昆、宋长春、张青山、周振东四人面向党旗,在吴书记的带领下向党旗宣誓。李显忠、叶政委、田参谋长站在他们身后,参加宣誓仪式。宣誓完毕,八个人坐在会议桌前开会。吴书记代表地区工委讲话:“从今天起,你们四人就是中国共产党党员了,这是你们的光荣,也是你们人生的转折点,党会用更高的标准、更严格的纪律来要求和约束你们,希望你们用更大的热情、更充足的力量积极为党工作,把自己的一切献给党。根据工作需要,专区党委研究决定,将你们领导的义勇队改编成为绣江县县大队,由李玉昆同志任绣江县县委书记、县长兼县大队政委,宋长春同志任县大队大队长,张青山同志任县大队一中队队长,周振东同志任二中队队长。你们有啥意见和要求可以提一提。”李玉昆不无担忧地说:“吴书记,一下子给我这么重的担子,我怕挑不起来,影响了工作。”吴书记用鼓励加教诲的语气说道:“挑起来挑不起来要在实践中锻炼,要上依靠党的领导和组织的指导帮助,下依靠同事和群众的支持参与,我们一个人就是浑身是铁也打不了几颗钉子,有了党的领导和群众的支持,我们的力量就能排山倒海。你就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己吧。”有些焦虑的宋长春站起来:“我有个问题可是实实在在的。我跟李老师都没有军事工作经验,拉起队伍后觉得很难。部队是要打仗的,打好了都要流血牺牲,打不好更会全军覆没。让我担任大队长职务我是心里一点底也没有。我请求组织上安排我做其他工作,安排有军事才能的人来做大队长,对其他任何工作我都会毫无怨言地做好,只是这大队长,我实在做不了。这是我的心里活,请组织考虑。”叶政委听了后立即发言:“宋长春同志说的确是实情,和鬼子打仗不是小孩子过家家,这问题是应该慎重考虑。我的意见,就安排宋长春同志做其他工作,大队长一职由部队里选派。”吴书记看着叶政委,又看看李团长:“这样一说,李团长可要忍痛割爱,给安排一个懂军事的大队长了。”李显忠笑了笑:“吴书记一家人说两家话了,战争时期,咱们的目标都是一致的。可一下子让我确定谁是大队长合适人选,我也说不准,容我考虑。啊。”叶政委爽朗地说:“我提议,让一营长李显功到县大队当大队长,就是最合适的人选。李显功,年龄三十五岁,十二年的兵龄,经过多次战斗,经验丰富,军事素质过硬。当地人,熟悉本地的山山水水和风土人情。现在是营长,独立作战的能力也很强。大家思谋思谋。”李显忠想了想,说:“李显功是合适的人选,我同意调李显功同志到县大队工作。”吴书记高兴地说:“那就这么定了,李显功同志任县大队大队长,宋长春同志也任政委,县委员会由你们五人组成,你们要以绣江县抗日民主政府的名义,马上在全县展开工作。县委和县大队的驻址,暂时定在专区附近,以后根据工作需要再迁移。你们明天就返回去,三五天内把部队带过来。回去后要做好队员们的工作,说明白要离开本土,在全县、甚至在更大的范围内活动。再是你们把家安置好,以便今后全力以赴地投入工作,减少后顾之忧。”四人点头答应。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