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井街道的建置和境域 明清时期,属西锦乡。民国,属第八区。1958年9月,成立寨子人民公社。1983年5月,设立山后寨乡。1985年9月,为县辖乡。1995年10月,撤乡设圣井镇。2005年12月,撤镇设办事处。1986年,辖46个行政村。2005年,辖46个行政村。办事处驻地山后寨村。2017年,辖区面积52.39平方公里,下辖4个管理区,46个行政村。 位于区西南部,东邻埠村街道办事处,南接曹范,北与枣园、龙山街道办事处毗邻,西与历城区孙村搭界。地势南高北低,集丘陵、平原为一域,总面积64平方公里,因“章丘八景”之首的危山圣井坐落于辖区而得名。交通条件优越,经十东路、章丘大道、胶济铁路横贯东西,O九路、潘王路纵贯南北。
圣井街道办事处行政村村名由来
山后寨 汉代已有人在此定居。曾名兴隆镇。后因村处危山之阴,得名山后寨,简称寨子。清代设镇,名危山镇。另据李、张二姓《族》载:汉代,现村西南有一村庄名兴隆镇,罗、吴等姓居此。明洪武元年(1368年),张、彭、高、李等姓先后由冀州枣强、山西洪洞迁居于此,兴隆镇住户也往此集中,因此村在危山之北,乃将兴隆镇改为山后寨。
宋李福 原名李合庄。明洪武二年(1369年),宋姓由枣强迁居城南华家庄。明万历年间(1573~1619年)又迁居该村。李姓于明洪武二年(1369年)迁居巡检庄。明崇祯年间(1628~1644年)又迁居该村。二姓合议:改村名为宋李福庄。
丁李福 明代,丁姓从济阳县丁家窝村迁来建村。取名丁李福庄。
鸡山张家 据《张氏族谱》载:“本村原名宋家庄。明初,因水灾,张氏祖先由直隶枣强迁往山东济南府章丘县城西南45公里鸡鸣山东北角下宋家庄。”当时宋姓已无人,因紧靠鸡鸣山,故名鸡山张家庄。
梅 家 原名东宋村。明初,梅姓从枣强迁来,改名梅家庄。
睦 里 明初,只有几家居民,尚不成村。后来靖姓从今相公庄靖家庄迁来,李姓从枣强迁来,两姓很和睦,遂取村名为睦里庄。
黄土崖 明初,傅姓从枣强迁来,在一褐黄色土崖下建村,故名黄土崖。
黄 家 明初,黄姓由枣强迁来建村,以姓氏命名。
湖广院 据《李氏族谱》载:“明洪武二年(1369年),李姓从枣强迁来,取名杏园村。因村庄不发,又迁到湖边(湖已湮没)建村,(新村址)地名‘湖亩滩’,故定村名湖广院。
大柳树 明代,马姓从枣强迁来,在大柳树旁建村,故名大柳树。
蒋 家 明初,蒋姓从枣强迁来建村,以姓氏命名。
杜 家 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杜姓从枣强迁来建村,以姓氏命名。
陈 家 明初,陈姓从枣强迁来建村,以姓氏命名。陈姓无后,村名沿用至今。
蔡 家 明初,蔡姓由枣强迁来建村,以姓氏命名。
菜 园 此处原为平陵城的菜园,故名。
宋 上 明洪武二年(1369年),宋姓由枣强迁来,在危山脚下建村,名宋上庄。
甄 上 原名小尚庄。明洪武二年(1369年),甄、张二姓迁来,后甄姓成为大族,改名甄上庄。
小 辛 据村南石碑记载:“该村原名鲍刘庄。”元末,天下大乱,居民死亡殆尽。明初,重建新村,故名小新庄。后简化为小辛庄。
小 冶 据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碑载:“该村原称陶冶。”因汉代曾在此冶铁得名。明初,蔡、李等姓由枣强迁来定居,为与埠村镇之大冶东西对称,改名小冶至今。
南 罗 明末,村名张罗店,村民多数会掌面箩手艺。传说:该村原址在村西北200米处,再向西北有一座三官庙,庙产丰富,僧徒恃富而骄,横行不法。村民为避免僧徒骚扰侵害,南迁至现址另建新居。因张罗店在原村北,取名南罗村。
周 家 据明嘉靖十五年(1536年)修《王氏族谱》载:“明洪武元年(1368年),周姓从枣强迁居本县相公庄。明末,又从相公庄迁此建村,以姓氏命名。”
郭 家 据村碑载:“该村原名盖家庄。明洪武元年(1368年)郭姓从枣强迁来定居。”作为姓氏,盖的读音与郭的读音近,所以村名也随着郭姓的到来转音为郭家庄。
南栗园 据《李氏族谱》载:“明初,李姓从枣强迁来,在栗子园旁建村。”因与北渠园相对,故名南果园。
毕家坡 明洪武二年(1369年),毕姓从枣强迁来,建村在斜坡上,故名毕家坡。
官 庄 以前这里只有几家开店的。唐王东征时,曾到店内喝过茶。后来离此一华里的石门官庄全部迁来,遂取名官庄。
张 官 明洪武初年,张王二姓由枣强迁此居住,村东张姓称张官村,村西王姓称王官庄。后张姓人丁兴旺,占人口多数,乃合二为一,统名张官庄。
孟家窝 据《孟氏族谱》载:“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孟姓由直隶枣强大石桥迁居大冶村。明隆庆六年(1572年),由大冶再迁居于此。”因地形凹陷,故取村名孟家窝。
东 姚 沿革、含义名称由来见西姚庄条。
西 姚 明初,姚姓从枣强迁来建村,取名姚庄。山洪暴发村中冲出一条沟,将村隔成东西两段,该村在西,清末正式改名西姚庄。
孟家坞 据村西南关帝庙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碑载:“明初,孟姓由枣强迁来,选村址于凹形地中,形如坞堡,故名孟家坞。”
王家坞 明初,王姓由枣强迁来建村于凹形地中,形如坞堡,故名王家坞。
阎家坞 唐末,阎姓迁来在一块四面高,中间凹的地方建村,形如坞堡。故名阎家坞。
杨 家 明隆庆元年(1567年),杨姓由今刁镇旧军迁来建村,以姓氏命名。杨姓无后,村名沿用至今。
小 雷 村名沿革含义,见大雷庄条。
大 雷 据唐开成年间(836~840年)雷姓遗碑载:“远在唐代雷姓即在此居住,名大雷村。”后洪水将村冲为两截,该村较大,故名大雷庄。
孔 辛 明洪武二年(1369年),孔姓从枣强迁来建村,名孔辛庄。
黄 辛 据清乾隆三十八年(1733年)版《历城县志》载:“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黄姓在此给长山县(今属邹平县)焦桥袁姓大地主种庄子地。后发展成村,取名黄辛庄。”
吴 辛 明洪武二年(1369年),吴姓从枣强迁来建村,取名吴辛庄。
东 省 据清乾隆三十八年(1733年)版《历城县志》载:“明万历年间(1573~1619年),东、西省庄原是一村。清康熙年间(1622~1722年),洪水将村冲成东西两段。”该村是东段,故名东省庄。
西 省 村名沿革含义,见东省条。
王里侯 清初,王姓从章丘城南关迁孙侯里庄东南250米处建村,取名王侯里庄。
孙侯里 明永乐二年(1404年),孙姓从枣强迁来建村,以姓氏命名孙侯里庄。
毕 杨 据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王氏家谱》载:“明洪武二年(1369年),毕、杨二姓从枣强迁来建村。以姓氏命名。
刘 家(刘家、邢家) 刘家:明洪武二年(1309年),刘姓从枣强迁来建村,以姓氏命名。 邢家:明洪武二年(1369年),邢姓从枣强迁来建村,以姓氏命名。
张乙郎 据《村简志》载:“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张姓从枣强迁来建村,因只有一个儿子,故名张乙郎庄。 北栗园 明洪武二年(1369年),吴姓从枣强迁居吴辛庄。明永乐年间(1403~1424年),由吴辛庄南移2公里,在栗子园旁另建新村,又因与南栗园相对,故名北栗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