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找回密码
 注册

扫码登录更安全

手机验证码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手机号快速注册登录

章丘直聘五周年
查看: 4326|回复: 5

[闲谈阔论专题] 国考行测逻辑填空的通关秘籍,新手必读!

[复制链接]
阅读字号:
 楼主| 发表于 2025-7-4 14: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国家公务员考试的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备考阶段,众多题型如同重重关卡,其中逻辑填空题在言语理解与表达模块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被誉为“半壁江山”。这说明,若能在逻辑填空题上取得优异成绩,将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的总分奠定坚实基础,显著提高进入面试阶段的几率。毫不夸张地说,掌握逻辑填空题的考生,在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这一战场上已占据先机。

揭示常见误区

(一)依赖语感解题

在解答逻辑填空题时,许多学生倾向于仅凭语感,选择读起来较为顺口的选项。

例如,面对这样一道真题:尽管环境保护任务艰巨,但却迫在眉睫,不容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并非对立关系:一方面,经济发展必须以环境的 能力为前提;另一方面,环境保护 的是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不会妨碍经济的健康发展。请依次填入划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   )

A. 推脱 承受 抑制  

B. 推脱 承载 制约  

C. 推托 承受 抑制  

D. 推托 承载 制约

若仅依赖语感,许多人会在“推脱”与“推托”之间犹豫不决,认为两者读音相近。然而,“推脱”意指推卸或开脱责任,“推托”则指借故拒绝或推辞,与“任务”搭配时,“推脱”更为恰当;“承载能力”为固定搭配;“制约”强调限制与约束,“抑制”则侧重于控制,此处指环境保护对经济发展模式的限制,“制约”更为精确。因此,正确答案为B。由此可见,仅凭语感解题缺乏准确性,容易忽略词语的微妙差异及语境的具体要求。

(二)受常识影响

部分学生在答题时,倾向于依据个人常识而非文段的逻辑关系和提示信息来选择答案。

例如,考虑这道题目:在人类历史上,科技发明和人工工程曾导致许多‘出人意料’‘始料不及’甚至‘ ’的结果。若想减少此类事件的发生,我们就应该对大自然持续保持一份 ,在推广新技术、启动新工程之前进行更多的研究评估,减少独断专行。请依次填入划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   )

A. 事与愿违 敬畏  

B. 事倍功半 谨慎  

C. 针锋相对 尊重  

D. 南辕北辙 克制

有学生可能会认为“事倍功半”在常识中也表示结果不佳,从而选择B。但根据文段,“甚至”一词表示递进,所填词语应比“出人意料”“始料不及”程度更深,“事与愿违”更为贴切,且“对大自然保持敬畏”也与语境相符。因此,解题时不能仅依赖常识,而应紧密结合文段的逻辑。

(三)误解词义

考生对词语意义理解不准确,如望文生义、混淆近义词等,也会导致答案选择错误。例如,“侃侃而谈”与“夸夸其谈”,前者描述的是理直气壮、从容不迫地说话,是褒义词;后者则形容说话浮夸不切实际,是贬义词。若不了解二者的区别,就容易误用。再如“不刊之论”,许多人会望文生义,误以为是不能刊登的言论,实际上它指的是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在答题时,若对词语意义把握不准确,就容易陷入误区。

构建坚实基础的核心要素

(一)扩充词汇量

词汇量的扩充是解决逻辑填空题目的基石。在日常学习中,建议广泛阅读官方媒体的报道,以及《半月谈》、《求是》等权威出版物。这些资料不仅语言规范,还涵盖了众多时事政治领域的专业词汇。例如,在阅读关于乡村振兴的报道时,可以接触到“因地制宜”、“产业融合”、“乡风文明”等高频出现的词汇。在学习“因地制宜”这一概念时,应理解其含义为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策略,通常与发展规划等术语相结合。通过结合具体语境进行记忆,能够加深印象。

(二)精通解题策略

精通解题策略能够使我们在答题过程中更加得心应手。分析语境信息是至关重要的,通过分析上下文的逻辑关系,如转折、递进、因果、并列等,可以找到解题的关键线索。例如,在句子“虽然他平时看起来很沉默寡言,但是在讨论专业问题时却能”中,“虽然……但是……”表示转折,前后意思相反,因此空白处应填入与“沉默寡言”相对的词语,如“口若悬河”。词语辨析也有其方法,可以从词义侧重点、词义轻重、感情色彩、词语搭配等角度来辨析近义词。例如,“遏制”与“遏止”,“遏制”更侧重于控制,“遏止”则侧重于停止,其程度较“遏制”更为强烈;“成果”带有正面含义,“后果”则带有负面含义;“发扬”常与“精神”、“传统”等词语搭配使用,“发挥”则常与“作用”、“优势”等词语搭配使用。
发表于 2025-7-4 14:54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学历和文明,素质挂钩吗?
学历等于文化吗?
 楼主| 发表于 2025-7-4 15:01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文化未必文明,但无文化很难文明。
发表于 2025-7-4 15:15 | 显示全部楼层
西瓜放凉了好吃 发表于 2025-7-4 15:01
有文化未必文明,但无文化很难文明。

这话说的,俺小学木毕业,但很文明,起码木在坛子们面前讨论粑粑
发表于 2025-7-4 16:02 | 显示全部楼层
反正论坛里属你最有文化,博学又多才
你说啥就是啥了
发表于 2025-7-5 08:15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爱咋咋地 发表于 2025-07-04 14:54
学历和文明,素质挂钩吗?
学历等于文化吗?

行测测的就是综合素质。能考公的大部分都是比较聪明的,你不承认也不算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在线客服 服务时间:9:00-17:00

我的网址|帮助中心|免责声明|隐私政策|用户协议|举报投诉|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电子执照|论坛微信|删帖申请|章丘人论坛 ( 豫ICP备17038206号-2 ) 劰载中...|网站地图
劰载中...|网站地图

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 我们一直在努力 zqr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