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找回密码
 注册

扫码登录更安全

手机验证码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手机号快速注册登录

章丘直聘五周年
查看: 22909|回复: 27

12月12日:青铜山-大佛寺-斗母泉休闲活动

[复制链接]
阅读字号:
发表于 2010-12-6 23: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活动范围】青铜山-齐鲁第一大佛--斗母泉
【活动时间】12月12日 早7:30
【集合地点】指北针俱乐部门口(K1向东200M)宁早十分,不晚一秒  
【活动费用】AA 包车费用约(25-30)
【领队安排】 快乐   圪梁
【活动强度】 低等强度   
【报名方式】跟帖报名或电话确认 (谢绝空降)
【报名电话】 81299178   惠心
         

【个人装备】双肩背包、透气性衣服、水3瓶/人,登山鞋或运动鞋、手套、腐败食品 登山杖等 ,天气渐凉,注意保暖
备带一份好心情!

【注意事项】   
1、 为了便于联系车辆,参加者请务必在12月11日12:00前报名确定,报名后如特殊原因不去者。请在报名结束之前提前告知,否则请自行找替补.
2、请严格遵守活动时间,活动纪律!!!
3、参加者需身体健康,无心脏病、高血压、精神病等慢性疾病史。有自主能力,能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4、参加者需有良好的团队协作协调能力,能有效的完成领队的安排。
5、参加者需能尊重领队的安排,一切行动以团队利益为主,必须听从领队指挥,发扬团队协作精神.
6、尊重所处地方的风俗民情,尽量将对当地所产生的影响减小至最低。   
7、注意环保,请勿丢弃不能自然降解的垃圾,请自备垃圾袋,把垃圾带到有垃圾处理能力的垃圾点。
8、尽量不破坏当地植被、严禁猎杀野生动物。除了你的脚印,什么也不要留下;除了你的留影,什么也不要带走。
9、以上行程仅供参考,实际计划可能会因活动参加的人数、体能状况、天气等因素而适当变动。如因天气、自然灾害等不可抗的因数,而至活动取消。
发表于 2010-12-6 23:51 | 显示全部楼层

re:好活动!

好活动!
 楼主| 发表于 2010-12-6 23:55 | 显示全部楼层

re:[SIZE=4][SIZE=4] 山东...

  山东的佛教石窟造像艺术在全国拥有很高的地位,其中以济南近郊及青州两地最为集中,玉函山佛峪造像、柳埠四门塔千佛崖、黄石崖北魏造像、五峰山北朝石窟……不少济南人都能轻松地列举出一长串的名字,但有一处地方却长久地游离于人们的视线之外,少为外人知悉,那就是位于锦绣川青铜山山麓有“齐鲁第一大佛”美誉的大佛寺隋唐石窟造像。
             青铜山及周围地区泉池
  

   青铜山,海拔754米,为周围诸山的最高峰。山阳半腰为唐代大佛寺遗址,现尚存大佛寺摩崖造像。这里及周围地区现有泉池19处。
  
南甘露泉 在青铜山大佛造像东南山阴崖壁间。因水质甘美,且为了有别于佛慧山开元寺的甘露泉,故名。明晏璧《七十二泉诗》著录。清道光《济南府志》有载。东西两股清流,如漱珠矶,哗哗有声,蓄水成池。四周高峰峭立,翠柏郁森,中央为沃土,山坡果树溢香,畦中菜蔬肥壮,皆由此泉水浇灌。
  
百花泉 在青铜山南,锦绣川乡北崖村南首。因群泉簇涌,浪花翻腾得名。清道光《济南府志》有载。泉自崖下洞穴中涌出,汇入三面石砌的长方形水池,幽深莫测。池岸,杨柳依依。泉水四季常流,水温恒定。冬季水雾蒸腾,景色奇妙。泉水由池南壁石隙流向20米远的大佛水库(亦称百花水库)。
  
灰 泉 在青铜山南,锦绣川乡东崖村北。水自岩壁流出,经半米深方池沿小溪缓流,与另一无名山泉汇流至长8米石砌水池中。为农田灌溉用水。
  
老 泉 在东崖村东的山半腰。水常年自崖缝中涌出,清冽甘美。经敷设的输水管,流入东崖村,可供全村五六百人饮用。
  
道士泉 在锦绣川乡大佛寺村南,河之东崖。明晏璧《七十二泉诗》著录。清道光《济南府志》称“在大佛寺东坡”。该村南侧,昔日有大佛寺,清末民初已凋敝,现仅存极少量的墓塔石和石雕柱础。道士泉即在大佛寺遗址东侧的山坡下,村民以方位呼之为“南泉”。水自崖隙中涌出,泻入河中,终年不竭。水质甘纯,煮后无垢,村民称饮之可治腹泻,并称附近曾有道观、道士墓地等。
 
 清 泉 清道光《济南府志》著录,称“在道士泉北”。今道士泉北侧,有一小石坝将河拦成的塘湾,面积约1000平方米。塘水来源于河崖涌出的泉水和上游百花泉之水,四季不枯。清泉疑即湮于塘湾内。塘水碧透,经溢水口泻出,与道士泉水相汇,向南流入锦绣川。岸边溪畔,杂木笼荫。
  
老庄泉 在青铜山南麓,锦绣川乡老庄村内。泉以村名。为东西两泉。西泉池呈长方形,水清碧透;东池为井形,苍暗深邃。两池皆以石砌岸,水由暗渠汇入8米长的蓄水池。沿泉旁石阶路可攀登至青铜山大佛寺造像。
  
杨家泉 在青铜山东,锦绣川乡金钢纂村山道旁。因源于杨姓田边得名。原为自然水池,后被填埋,水自地下水道向西伏流,汇入村内蓄水池。泉水澄澈,清冽甘美,为村民饮用水。水盛时沿山峪蜿蜒南流5公里余,入锦绣川水库。
  
白花泉 在青铜山顶端,十六里河镇白花泉村东南石崖下。因“石泉流出白花浮”得名。明《七十二泉诗》著录。清康熙《济南府志》云:“飞泻漫流,曲尽幽姿,流经孤山入锦绣川。”今泉池北为巨岩,三面石砌,东临深涧,水自岩缝流出,汇积池内,为村民饮用水。大旱年,时有枯竭。
  
斗母泉(窦姑泉) 在青铜山西北山阴,十六里河镇斗母泉村北崖下,邻近处有斗母庙。因水涌量大,俗称“大泉”。原名“窦姑泉”,明崇祯、清乾隆《历城县志》和道光《济南府志》均著录,称“在大佛寺北顶”。清郝植恭亦称此泉为窦姑泉,将其列入《七十二泉记》。今斗母泉村的山之南麓,即大佛寺遗址。盖后来由“窦姑泉”谐音为“斗母泉”。泉水自岩壁圆洞流出,汇积于1991年棚盖起来的蓄水池内,常年不竭,为村民饮用水。池旁有连根同生的车梁木和刺楸古树,均为济南地区同类树种中的第一大树。
 
 南圈泉 在青铜山北坡,十六里河镇南圈村西。因村而得名。为用水泥板棚盖的石砌长方池,水自南壁岩缝流出,清澈洁净,为村民饮用水。
  
边庄三泉 在青铜山西北,十六里河镇边庄村街旁岩下。依方位分别取名“北泉”、“南泉”和“西泉”。泉池皆为长7米,宽3米,深2.5米左右的石砌方池,以水泥板棚盖,上留便于取水的方孔。水量较均衡,不涸不溢,为村民饮用水。
  西坡双泉 在十六里河镇西坡村,村东即为青铜山。村南、村北各有一泉,按方位分别称“南泉”、“北泉”。池皆以石砌。南泉池顶用料石券为拱形,水自岩缝流落至池内;北泉池为敞开式,水自地堰石缝流出,汇入池内。泉水清澈,四季不竭。
  
南岭泉 在青铜山北,十六里河镇碉堡峪村南。因源于南岭山顶得名。为水泥板棚盖的石砌长方池。水自岩缝涌出,流落池内,哗哗作响,长流不息。
 
 寄宝泉 在碉堡峪村街旁崖下。传说曾有僧人在泉旁石缝寄藏财宝,故名。水自岩缝涌出,汇积于井形池内。水盛时,经临近的蓄水池,沿峪漫流。
  
小 泉 在青铜山北,十六里河镇小泉村内。因泉水小于俗称“大泉”的斗母泉而得名。为村民饮用水
发表于 2010-12-7 00:08 | 显示全部楼层

re:真敬业,几点了 还不睡。

真敬业,几点了 还不睡。
发表于 2010-12-7 08:48 | 显示全部楼层

re:10公里以下么 掌柜滴

10公里以下么  掌柜滴
发表于 2010-12-7 08:53 | 显示全部楼层

re:这个不孬

这个不孬
发表于 2010-12-7 09:11 | 显示全部楼层

re:快乐的确敬业呀

快乐的确敬业呀
发表于 2010-12-7 10:40 | 显示全部楼层

re:好活动 跟上 山里娃报名2人!

好活动 跟上 山里娃报名2人!
发表于 2010-12-7 10:54 | 显示全部楼层

re:好路线,先顶上

好路线,先顶上
发表于 2010-12-7 12:53 | 显示全部楼层

re:妮一起去吧?

妮一起去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在线客服 服务时间:9:00-17:00

我的网址|帮助中心|免责声明|隐私政策|用户协议|举报投诉|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电子执照|论坛微信|删帖申请|章丘人论坛 ( 豫ICP备17038206号-2 ) 劰载中...|网站地图
劰载中...|网站地图

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 我们一直在努力 zqr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