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游览蒲松龄故居
文/张锡强
五一期间游览蒲松龄故居,从章丘出发时,天气转暖阳光普照。自驾游一路东行,出章丘进入淄博和滨州交界的路段。奇异的事情发生了,车行路段,路标开始变换,一会儿是淄博,一会儿是滨州。说不清楚究竟身在滨州还是淄博了。我们先到了文昌湖,自驾游车辆开始出现拥堵,导致文昌湖恒大养生谷,路口处交警执勤,忙于指挥疏通车辆和道路。
我此次出游由于堵车,好不容易找到车位停下车,走马观花地游历了文昌湖。湖面广大,湖水蔚蓝旖旎。从游者人数不多,疫情期间的担忧消失,没有出现密集人群。
游览完文昌湖,我和儿子去登坐落在文昌湖畔的萌山。萌山与章丘山比,稍显矮小,只是一土山土丘。登到半山腰处,停下来歇息。偶遇一家人,母亲考孩子中国四大发明,女儿答曰,造纸术,火药,指南针。却怎么也答不出印刷术。我哑然失笑了。确无任何责备的意思,只是感到有趣而已。儿子在一旁默不作声,与我商量一下,是否还要继续登山。我已无兴致,很快就下了山。
中午驾车赶到石佛寺,寺院古老院门紧闭,吃了闭门羹后,拍了院门照片。作匆匆过客离去,围着文昌湖转了大半圈,寻找去周村古商埠的道路。一路之上,绿草盈盈。文昌湖周边绿植茂密,开车的路上,路边绿色掩映,道路宽广,游人如织,一片春意盎然。
中午到达周村古商埠,已经恍如二十年前的章丘汇泉路。古村街道的确是石板铺就,各色各样的旧商铺,林林丛丛的伫立,游人如织川流不息。
中午稍作休息,在周村古街道找了一家饭店就餐。下午启程赶往世界短篇小说之王,蒲松龄故居蒲家庄。一路之上,车流如织,熙熙攘攘。行车车程大约二十分钟,到达蒲家庄蒲松龄故居。路旁伫立的石牌坊,周边绿树掩映的墙壁上,镌刻描写蒲松龄短篇小说《嫦娥》《促织》《小倩》等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
步行穿过石牌坊,沿街走去,聊斋城已映在眼帘。华野部队整训处,高大的大理石纪念碑耸立路旁。前行来到举世瞩目的蒲松龄故居。进入蒲家庄,古村古路古建筑,让人恍如隔世。远古思想溢满脑海,蒲氏后人的院落,游人摩肩接踵,熙熙攘攘。我参观了蒲氏后人,欣赏了书法作品造诣精美,领略了文革时期的书画和文物。沿街一路走去,来到蒲松龄故居。
进入蒲松龄先生的故居,看到院落里的太湖石,却似曾相识燕归来。难道是前生有缘,还是后世的继续,都不得而知了。太湖石从章丘故乡迁移至此,已经是文革时期的事情。那时候章丘所属淄博的行政专区,筹建蒲松龄故居,在河北保定任知府康迪吉廉洁奉公,政绩卓著。任职期间深受当地居民爱戴,民众打捞太湖石,以资纪念,英年早逝的康迪吉。章丘康氏宗族族人,怀念这位历史上清廉的官员。曾多次来到蒲松龄故居,参观拜谒并向有关部门申述,要求太湖石回归故乡。为章丘明水古城项目,增砖添瓦。
游历世界短篇小说之王,蒲松龄故居。一景一观的拙园,仿佛置身于小时候的百脉泉畔竹子园。蒲家庄因科举考试屡试不第的蒲松龄 ,年龄较大时考取的岁贡生戛然而止。相比康迪吉的科举考试,学而仕择优的坦途,呕心沥血英年早逝短暂的从政生涯。两个古代优秀知识分子精英,一个政绩斐然英年早逝,一个科举考试屡试不中,文学成就登上世界短篇小说巅峰。太湖石的前世今生,印证着两位传统文化知识分子精英的传奇人生。它的归属问题,就像他们彼此的人生,光芒交相辉映,心心相印相通。已经悬而未决,成了千古天籁之音,久久回荡,消失在百脉泉畔和蒲松龄故居的烟雨楼阁之中。
我怅然若失地离开蒲松龄故居。不知因何而来,又匆匆而归。古人的丰功伟绩,历经多年而不衰落。我们今人呢?还不是人生的匆匆过客,告诉这个世界短篇小说之王的故乡,蒲松龄故居我们已经来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