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找回密码
 注册

扫码登录更安全

手机验证码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手机号快速注册登录

ֱƸ
ȫ
查看: 1685|回复: 0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不能取代课外科技活动

[复制链接]
阅读字号:
发表于 2019-6-25 16: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小学课外科技活动越来越丰富多彩,尤其是围绕信息技术的活动更是风靡很多学校,像创客、STEM、乐高在很多学校铺开,吸引力不少学生和他们的家长,课外科技活动毋庸置疑是学生培养的一个重要部分,但是课外科技活动不是素质教育的全部,信息科技课外活动不能取代学校的信息科技课程。
  信息素养教育,中小学是主渠道
  信息素养是包含信息观念与意识、信息伦理与道德、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思维与创新的综合素养,其内涵随着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影响的不断加深而发展变化。信息素养作为21世纪公民必备的七大素养之一,对个人生存和国家人才战略十分重要。随着人工智能对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新一代信息技术联合经济需求驱动社会各领域从数字化、网络化向智能化加速跃升,推动公民的信息素养内容和标准发生转段升级的变化。
  公民的信息素养必须从小开始培养,中小学是最重要的学段。我国发布的《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以“人工智能素质教育”为引领,提出了面向全体师生的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新一代信息素养的全面提升计划,期望从中小学生的信息素养教育入手,使未来公民从小具有良好的信息思维,养成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基本素质,以适应以人工智能技术为核心的21世纪社会发展的要求。世界各国为了加大自身的信息技术人才储备,保证国家在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新一代科技竞争中占据先机,都把中小学作为未来公民信息素养提升的主渠道,纷纷出台相应的政策,加强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份量,升级信息技术课程的内容。
  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是信息素养教育的科学指南
  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总目标是全面提升全体学生的信息素养,是国家未来公民信息素养提升战略实施的主阵地。在教育部2018年发布的《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关于学生信息素养提升的论述部分,特别强调要完善信息技术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推动落实各级各类学校的信息技术课程。这里强调完善课程标准,就是要解决信息技术课程“为什么教”“教什么”“怎么教”“教到什么程度”的问题,只有取得这四个问题在逻辑上和行动上的一致性,才能保证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活动的科学性和专业性,保证信息技术课程为培养社会主义需要的接班人的正确方向。
  2018年教育部出台《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版),新课标着重提出了以“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为学科核心素养,构建了包含“数据、算法、信息系统、信息社会“的信息技术学科大概念,使得信息技术课程的学科特征和学科本质更加突出。按照课程标准要求,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帮助学生掌握信息技木基础知识与技能、增强信息意识、发展计算思维、提高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能力、树立正确的信息社会价值观和责任感的基础课程。新课标建议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活动应当让学生参与到信息技术支持的沟通、共享、合作与协商中,体验知识的社会性建构,增强信息意识,引导学生在信息活动过程中理解人、技术、社会的关系,提高信息社会参与的责任感与行为能力,培养学生像信息技术专家一样的思考、理解信息社会的问题,帮助学生成长为具备较高信息素养的中国公民。
  国家新课标的出台让信息技术课程回归了学科本质,兼重理论学习和实践应用,保证全方位提升中小学生的信息素养。各级各类学校的校长和教师,要清楚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是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出发点与归宿,认真研读课标规定的课程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的教学和评价建议,体会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也明确指出:“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教育部发布的教师专业标准也明确要求教师“掌握所教学科课程标准”。因此,吃透国家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清楚信息技术学科的育人价值,才能正确把握信息技术课程的方向,真正落实国家全面提升全体中小学生信息素养的战略目标。
  信息科技课外活动是信息技术课程的有效补充
  信息科技课外活动,在中小学近年受到关注和欢迎,对于未来智能社会的预期使得信息技术学习活动更容易取得家长的主持。以近年来最热门的创客、STEM和机器人教育为例,创客教育倡导“运用身边各种材料及计算机相关设备、程序以及其他技术性资源,通过自己动手或与他人协作创造出独特性的产品”,运用科技的发展为学生供应新材料、新技术,以项目学习的方式,使用数字化工具,倡导造物,鼓励分享,培养跨学科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得每位学生有成为真实创造者的可能。STEM教育基于对于理工科人才的战略需求,在多年的研究中探索出基于项目学习、以学生为中心、解决真实问题的特征,倡导跨学科整合的教与学方式等从兴趣到内容的完备建构。STEM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综合素养为目标,鼓励学生在解决真实情景问题中应用所学知识、学习新知。而乐高等机器人教育和竞赛,让学生体验从搭建到自动执行直至创造智能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提出加强学生课内外一体化的信息技术知识、技能、应用能力以及信息意识、信息伦理等方面的培育,将学生信息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鼓励“要积极探索信息技术在‘众创空间’、跨学科学习(STEAM教育)、创客教育等新的教育模式中的应用,着力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也建议信息技术教学应该通过丰富多样的任务情境,鼓励学生在数字化环境中学习与实践;倡导基于项目的学习方式,将知识建构、技能培养与思维发展融入到运用数字化工具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像创客、STEM、乐高等大量应用信息技术的课外科技活动,开发了大量应用信息技术学科思维解决问题的优秀项目,为信息技术课程注入了新鲜血液,给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如何开展,带来了全新的视角,成为推动信息技术学科教与学方式的变革的有益推手。
  但是我们应当认识到,课外科技活动是以学生的发展和兴趣爱好为出发点, 以科学技术知识理论为基础的一种课外科技实践活动,重点关注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而不专门针对学生信息技术学科结构化内容和系统化思想的习得与建构。UNESCO认为未来公民的数字能力是“能够通过数字设备和网络技术,安全、适当地访问、管理、理解、集成、交流、评估和创建信息,以参与经济和社会生活。它包括各种素养,即计算机素养、信息技术素养、信息素养和媒介素养。”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指出,信息技术课程不仅仅关注“literacy”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一般常识性教育,更要转向“competence”强调信息技术特有的学科方法以及应用学科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教学过程不能是单纯的技术学习,而是围绕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精炼学科大概念,吸纳学科领域的前沿成果,构建具有时代特征的学习内容。必须以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为方向和依据,以信息技术课程为主要阵地,全面提升中小学生的信息素养。
  在信息技术课程从学科大概念、学科高阶思维等方面为学生信息素养打下系统性和全局性的基础后,学生可以在课外科技活动基于真实情境的项目学习中,深层体验学习的本质,促进学生对信息问题的敏感性、对知识学习的掌控力、对问题求解的思考力。同时,在信息科技课外活动中遇到的信息技术学科的问题,也必须回到信息技术课堂进行系统化的解决,推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持续改进。可以说,在落实国家全面提升中小学生信息素养的过程中,信息技术课程作为基础和前提,课外科技活动课程作为有益补充,共同帮助学生理解信息社会特征,培养学生自觉遵循信息社会规范,引导学生在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过程中形成对人与世界的多元理解力,推动我国中小学生负责、有效地参与到社会共同体中,成为数字化时代合格的中国公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在线客服 服务时间:9:00-17:00

帮助中心|免责声明|隐私政策|用户协议|举报投诉|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移动客户端|电子执照|论坛微信|删帖申请|章丘人论坛 ( 豫ICP备17038206号-2 )|网站地图
|网站地图

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 我们一直在努力 zqr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