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找回密码
 注册

扫码登录更安全

手机验证码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手机号快速注册登录

ֱƸ
ȫ
查看: 65036|回复: 10

[原创独家授权] 章丘所有行政村村名的来历之文祖街道篇

[复制链接]
阅读字号:
发表于 2020-6-11 09: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文祖街道位于章丘区南部,因《史记・卷一・五帝本纪第一》记载:“正月上日,舜受终于文祖”;据《山东通志・通记》记载:“丙辰七十三载,舜受终于文祖”后人建“尧文德之祖庙”而得名。


文祖的建置和境域

明清时期,属明秀乡。民国,属第九区。1956年12月,改名文祖区。1958年9月,改为文祖人民公社。1985年9月,为县辖文祖镇。1986年,辖32个行政村。2005年,辖32个行政村。镇驻地文祖村。2011年,文祖镇下辖5个办事处,32个行政村。2015年,辖5个管理区,32个行政村。 2015年9月2日,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复,文祖撤镇设立街道办事处。2017年,辖区面积120.08平方公里,下辖5个管理区,32个行政村。
位于区境南部,南隔长城岭与莱芜市莱钢区上游镇为邻,西与埠村街道办事处毗连,东以九顶山、胡山同官庄接壤,北有分水岭与双山街道办事处分开,面积120.08平方公里。地势南高北低,属山区丘陵地带。境内最高峰九顶山海拔833米,锦屏山海拔563.5米。北距市区明水8公里,南与莱芜市接壤,有章丘南大门之称。境内水资源匮乏,地下水平均深度200米。中国最古老的长城——齐长城从镇南穿过,是全省保存最完整的一部分。境内旅游资源丰富,有锦屏山旅游风景区、黑龙洞、白云洞等特色景点。矿产资源较丰富,除煤炭外,高岭土、白云石、石灰石等储量较大,储量均在1亿吨以上。


文祖行政村行政村村名由来


文  祖(文祖东、文祖南、文祖北)
文祖名义无考。据族谱记载:明永乐年间(1403~1424年),张、王、孙等姓由枣强迁来定居,建“尧文德之祖庙”,村名由来应是庙名的简化。


甘  泉
据村南《张氏墓碑》载:“明万历十三年(1585年),张继良兄弟三人从枣强迁此建村。因无水源,故取村名干泉。”后挖出泉水,遂改干泉为甘泉。


马家峪
据《马氏族谱》载:“明洪武三年(1370年),马氏由枣强迁来建村于两山之间的峡谷中,以姓氏加地理特征取村名马家峪。


分水岭
据《刘氏家谱》和刁镇前刘村《刘氏家庙碑》载:“清初、由前刘迁三元庄。至清嘉庆年间(1796~1820年),刘凤祥率锡山、锡峪、锡岭三个儿子从三元庄迁来定居,当时随属横沟村刘家牌(村北观音庙清嘉庆年间碑文记载)。后托人出面,请知县点头,准予以三子锡岭之名定村名为分锡岭。”“文革”中改名分水岭。


三  元
明万历初年(1573年),张、康、周三姓来此建村,原名桑园庄。后以“桑”“丧”同音不吉利,又因三姓同居一村,遂改名三元庄。


长  水
明天顺元年(1457年),新、张二姓在此建村,村名散口崖。民国二年(1913年),大旱,附近村庄多来汲水,遂改村名为长水庄。


窑  头(东窑头、西窑头)
元至正初年(1341年),崔、吴两姓来此,在东西两地烧制家用陶器为生,后繁行成村。


王  黑(东王黑、西王黑)
元至正七年(1347年),王氏兄弟逃荒至此,天色将黑,即定居于此,取村名王黑。后兄弟分局,一在沟东,一在沟西。


水  河
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徐氏兄弟选山泉处定居种菜。后于、靳二姓相继迁入。因山泉流水成河,故名水河庄。


三德范(三德范东、三德范西、三德范南、三德范北)
明代《张氏墓碑》载:“村名三坠反。”清乾隆八年(1743年)《锦屏山碑》载:“村名三队反。清咸丰十年(1860年),该村有兄弟三人宣扬道德流传后世之义,改村名为三德范,沿用至今。”


南大寨
战国时,齐国修建齐鲁长城抵御外侮。长城竣工后,即派兵在此(距长城1.5公里)扎寨驻守。历经变迁,形成村落,得村名大寨。因与黄河乡大寨重名,又都是重要村庄,极易混淆,1989年,更名为南大寨。


青  野
明永乐二年(1404年),聂少先由枣强迁来建村,因青草遍野,故名青野。另说:韩姓兄弟二人,由枣强携家逃荒至此少憩,见此地虽处山坳,但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朝阳背风。时值阳春三月,百花争妍斗奇,环视四周,见青草遍地,肥嫩茂盛,遂曰:“青草遍野,青绿向上,是五谷丰登之象,乃我辈栖身之地。”即卜居于此,村以此得名青野。


黑  峪
据《李氏族谱》载:“清雍正元年(1723年),李氏七世祖李九思从章丘城迁居锦屏山东麓。因山高沟深落日早,取村名黑峪庄。”


田  广(东田广、西田广)
据明代碑载:“天顺元年(1457年),李姓三户由枣强迁来,分居沟东、中、西,取名李三家峪。因缺水,一名叫广田的主动找水源打井,井打成后,李姓已败落,遂改村名田广,以为永久纪念。”“腰(中)田广”因人口繁衍已与西田广连成一片,抗战前即已不独立成村(1936年石印的《章丘县全图》已无标注),这样三村并为二村。


三槐树
该村原名太平官庄。村内有三棵大槐树,来往行人多在树下乘凉,久而久之三棵槐树盖过了太平官庄的原名。新中国成立后,即以三槐树为村名。


石子口
明天顺元年(1457年),李、孙二姓迁来建村。因村北、西、南三面环山,惟东面有出口,石头成堆,故取村名石子口。附近垛庄镇也有一名石子口的村庄,相距又较近(4公里),当地群众习惯称该村为东石子口,以示区别。


东  张
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张姓迁此立村,取名张家庄。明天启三年(1623年),改村名为东张庄。沿用至今。


郭家庄
据碑载:“郭氏始祖由博山台庄迁居山东济南府章丘县立村,名郭家庄。”


朱公泉
据清嘉庆八年(1803年)修《观音堂碑》载:“明正德十四年(1519年),蘧姓由山西迁此定居,他家的猪在村南拱开石板,涌出一股清泉,取村名猪拱泉。清初于姓迁来,嫌“猪拱”二字不雅,改村名朱公泉。


石斑鸠
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部分移民迁此定居,见村北有一酷似斑鸠形的石崖,遂取村名石斑鸠。


双  龙
据《张氏墓碑》:“明万历十三年(1585年),张氏十世祖张淑登从章丘城南寨子迁居此处,住在一个天然形成的小石屋内,村名遂叫小石屋。”后人嫌此名寒碜,依村南两条龙形山岭,改村名双龙。沿用至今。


黄露泉
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李良、李梅先由官庄迁来定居。见村西有一清泉,泉清水旺,取皇帝赐禄之义,命村名为皇禄泉。“辛亥革命”后,沿革为黄露泉。


鹁鸽崖
明洪武二年(1369年),张姓由圣井镇鸡山张家庄迁此,见有野鸽成群盘旋崖巅,正合“鸽往旺家飞”的俗谚。就此定居,取村名为鹁鸽崖。


水龙洞
明永乐元年(1403年),冯、亓二姓迁此定居。因村西山涧有一长年流水不竭的小洞,认为是龙王所赐。故取村名水龙洞。



发表于 2020-6-11 09:37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20-6-11 09:49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长见识了,俺村史是这样啊
发表于 2020-6-11 09:49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20-6-11 09:54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20-6-11 10:31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20-6-11 15:44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20-6-11 20:34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横沟和马家峪的马姓村民是一支吗?
发表于 2020-6-11 21:04 | 显示全部楼层
看看
发表于 2020-6-11 21:23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在线客服 服务时间:9:00-17:00

帮助中心|免责声明|隐私政策|用户协议|举报投诉|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移动客户端|电子执照|论坛微信|删帖申请|章丘人论坛 ( 豫ICP备17038206号-2 )|网站地图
|网站地图

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 我们一直在努力 zqr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