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找回密码
 注册

扫码登录更安全

手机验证码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手机号快速注册登录

章丘直聘五周年
查看: 15771|回复: 7

[闲谈阔论专题] 明水有这么多“沟”,你知道吗

[复制链接]
阅读字号:
 楼主| 发表于 2025-1-3 17: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明水,以泉水众多而闻名,素有“小泉城”之美誉。


但是您知道吗?


在明水有小峨嵋水系(秀水沟)、玉带河水系、长川水系、清水河水系(俗称清水沟)、“十二芹沟”水系(西麻湾沟)等5大水系。


如今,这五大水系在哪里?是什么样子?


今天,咱们就一起来看看明水的这些“沟”......  

170849wvqtb6tw6n9z5vub.jpeg

清道光《章丘县志》描绘的明水诸多水系

170849hz9s9y7b7key9s9y.png
小峨嵋水系(秀水沟)
170849qc3ldwzcumquaosf.png
      小峨嵋水系,俗称秀水沟壑,位于古城东南桃花山东侧的南北向沟壑,因北临秀水村,故名。壑内多泉水,且风景秀丽,古称“峨嵋灵壑”,为章丘古十二景之一。壑中草木葱茏,流水淙淙,泉眼众多。山壑中的泉眼,水质清洁,大如拳,小如指,最大者为山西麓悬崖上的兔子窝泉,阴雨连绵时开泉,泉水湍急,状如瀑布。按其大小分还有诸如金龟泉、二龙眼泉、饭汤泉、筛子底泉、滴水檐、甘泉、涝冒等。这些泉眼,或流或淌、或涌或喷,水花飞溅、山灵水秀,曾被诗人墨客誉为“模山范水”。

170849lidyxklghgg3b20y.jpeg

清道光《章丘县志》描绘的“峨嵋灵壑”

170853chwf6yavs7hd7u7g.jpeg

清代“白面包公”李慎修撰写的《游小峨嵋记》

170853u2sy9j2sdpydppte.jpeg

小峨嵋提水坝遗址


 “峨嵋灵壑”在东麻湾、百脉泉的东南面,可谓泉水的涵养区之一,清代道光年间举人高汝梅曾有诗曰:


百脉泉水出南山,山如屏障水弓湾。
模水范山谁做主,中有高士高难攀。


170854dv43qovwqavw3p24.jpeg

《绣水诗抄》记载的高汝梅诗


诸多泉水汇流成溪,过玎璫桥转西而北流,至明水锦江桥南,与东麻湾、百脉泉、长川、玉带河汇而为一。
170854r6ooeqk9ege6ii9o.png
玉带河水系
170857qg7xjkq3qkh5qqzu.png
       正如名字所言,宛如绕城玉带,是明水古城东侧的绕城河。沿着现在的区医院西侧路西沟壑,由铁道南向北,经东麻湾、明水湖(万泉湖)、李清照纪念馆、锦江桥,折而向西,经五孔闸,折而西北流,至金盘村入绣江河(巴漏河下游)。玉带河东麻湾及明水湖段,因原河槽深部岩层为一条断层破碎带,地下水沿破碎裂隙上涌,水泡泛起,随处是泉。济南七十二名泉之一的百脉泉、东麻湾等皆出于沟底或岸边。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卷八》云:“百脉水出土谷(鼓)县城西,水源方百步,百脉俱出,故谓之百脉水”。宋代的曾巩在《齐州二堂记》中说:“齐多甘泉,冠于天下”、“岱阴诸泉,皆伏地而发,西则趵突为魁,东则百脉为冠。”元代于钦《齐乘·卷二·水》称:济南众泉“西则趵突为魁,东则百脉为冠”。清道光十三年《章丘县志》载:“其源直上涌出,百脉沸腾,犹如悬珠,历落可数”。历代都把“百脉寒泉珍珠滚”列为章丘八景之一。

特别是明代山东提学使沈钟曾题游明水诗曰:“济南泉多不胜记,曷若此泉尤有味。虎趵豹突俱下风,谁复我讶徒虚誉。”意思是说,当他游览了百脉泉之后,感到济南的黑虎泉、趵突泉与百脉泉相比,皆甘居下风。可见当时的百脉泉涌水量之大和景观之盛。

170858zd0k025ccwbdw86c.jpeg

清康熙《章丘县志》描绘的百脉泉

170858raelxggbwkt41e9x.jpeg

明嘉靖《章丘县志》记载的百脉泉

170900rr0orljd6oot4hco.jpeg

北魏郦道元编著的《水经注》书影

170900hx8u5w7f28oa7a2a.jpeg

明代山东提学使沈钟题写的诗刻拓片

170902okn88qzn6dqdk8k3.jpeg

王培荀著《乡园忆旧录》书影


清代文人王培荀在《乡园忆旧录》中则描绘了别样的水乡田园风景:

“百脉水,在今章丘明水镇,泉水流水,灌田数百顷。夏初往来,见平畴稻秧,一青无际,白鹭拍拍,飞入眼霭,宛然画图。村中康氏园,水流活活,浇墙绿竹,浓郁覆压,中植荷花满塘。迤南佛寺中有方池,净水空明,园珠千百,叠叠如贯,大略与珍珠泉相似。”

      玉带河群泉密布,溪流纵横,这是济南地区最大的泉群。不仅有百脉泉,还有梅花泉、墨泉、金镜泉、漱玉泉、龙泉等,共汇绣江河,形成“绣江春涨水流声”的景致。

170903qicliwyttic7yyaq.jpeg

170904zaakie9n26ionow1.jpeg

万泉湖

170904tfh4z4d91d9ukhoc.png
长川水系
170905w3hzsvsvz4v6tr6e.png
       如河名所指,长川是一条由南至北,贯穿明水的长河。最远端源于胶济铁路南双山大街东侧,经铁路立交桥、财富大厦、香港街、原政府大院、落鹰桥(也称落英桥)、北入古城小麻湾、经康家水磨、再过锦江桥,汇入绣江河。一般年景,长川水源主要来自庙沟泉诸泉。据清道光《章丘县志》称:“长川源自(明水)镇南庙沟泉,夹川竹木千幛”。庙沟泉位于今香港街北(原政府院南墙根),小麻湾位于今明水古城东南(原政府院门汇泉路北侧)。落鹰桥(落英桥)现已在汇泉路下,路北河流向与古城恢复的商街东侧河流基本一致。长川经过的小麻湾东北有许多无名泉,旧时,夏秋时节,莲香荷叶碧连天,小桥流水净无尘,隔岸多来浣衣女,清水流沙金灿灿。

        宋代,长川流经的小麻湾东北泉水密布,泉边有李格非(其女李清照)故居,明代为“耿家花园”,清代康大猷买下此园,建“康氏东竹园”。后来,整治河道时发现许多宋代瓷器残片。晚清时,明水望族康星焘在庙沟泉(原政府大院南端)曾建“漪清园”,又称“康氏南竹园”。

170908v0zsn0b00a7n3duu.jpeg

清道光《章丘县志》记载的长川、玉带河、清水泉和西麻湾

170909vumka4rq4r5eahow.jpeg

古城内长川河

170911ze0ae14wja5i0j1w.png
清水河水系(俗称清水沟)
170911deeeczkzlle2adct.png
       清水河水系,因清水泉而得名。指从现区武装部大院往北、经老电影院西街,沿老章丘四中东墙外北入荷花公园。现在的古城西门内河道水系,与老清水河流向基本一致。

       清水河水系有两大清泉:清水泉和灵秀泉,清水泉位于老章丘四中院南墙外,后为明水村民吃水井。此泉《济南府志》《章丘县志》均有记载,是清朝道光《济南府志》所辑录的济南名泉之一。

       灵秀泉在现明水古城西门外(原章丘四中园内)。自古流量很大,泉水沿着护城河汇入荷花公园。历史上多出文人名士,著名的章丘四中最早在此建校。钟灵毓秀,地灵人杰,故名“灵秀泉”。此泉已列入济南市名泉。现奇石嶙峋,泉边溪流杂树茂盛,遮天蔽日。伴着泉水的叮咚,树蝉的长鸣,令人陶醉不已,尤其初来乍到的游客,更是流连忘返。

170913cb6lxdy7labdhpvg.jpeg

灵秀泉

170918sumpt3yt4yvzu3qq.png
“十二芹沟”水系(西麻湾沟)
170915e1n553z72lll75j5.png

西麻湾位于明水古城商务酒店群西、今“眼明泉公园”内,指胶济铁路以北,眼明泉大桥北侧的一片长条水域,其中眼明泉大桥北侧的涌泉水域为济南新七十二名泉之一的西麻湾泉。西麻湾水势浩大,是绣江河的主要源头之一。甘洌澄清的泉水愈流愈涌,流至塘子崖眼明王庙前,与净明泉之水汇合,最终注入绣江河。

170918zcx2qkrrigu05ata.jpeg

春天的西麻湾

170918acc2b2ekfg2cscmb.jpeg

秋天的西麻湾


       古时的西麻湾,东西两岸处于低矮的丘岭之间,南面是丘岭式低山,前面靠湖湾的为“小西山”,后面高的为“大西山”。与西山蜿蜒相接的西河岸平垣之地为“塘子崖”。西麻湾南起胶济铁路,北至济青公路。湾底深部为一条南北走向的奥陶石灰岩断层,泉水从断裂缝隙中上涌,因而出现密密麻麻的泉眼。《郡国志》云:“十二芹沟,俗名麻湾,即此。”对于西麻湾泉群,《齐乘》《济南府志》《章丘县志》均有记载。《齐乘》记载:“十二芹沟,俗名西麻湾,出章邱县南??入绣江。”据清朝道光十三年《章丘县志·卷三·山水考》所载,“西麻湾,在百脉泉西南二里许。水从西山北麓石壑中出,东北流于百脉诸水,汇合于沙河口”。沙河即砚池村与山阳村之间的东北向冲沟。泉水至湛王村东北,入绣江河。

170919pibirim9dribi92v.jpeg

眼明泉公园一角


西麻湾水系泉眼众多,簇簇水泡缓缓升起,似串串珍珠,若玉花绽开。特别是西岸的塘子崖高出湾底6米,与西山延绵相接,每到夕阳西下,在明镜似的湖湾中就会出现一道奇观妙景:西山和塘子崖连为一体,映射在水面,似一条长长的游龙,随着湖水的流动,在水中晃晃悠悠、活灵活现。由于水雾蒸腾,龙影如梦如幻,妙不可言。这就是章丘古十三景“龙影夕照”(也叫“西山龙影”)。

       西麻湾水光潋滟引来无数文人墨客前来赏景,留下了不少名诗佳句。明代散曲家李开先之孙李衡(字虎门),曾写下《同竹潭诸人游明水西泉》诗:

竟日无人迹,怪来情思幽。
石排孤岸起,泉灌大河流。
云冷全辞夏,蒲荒尚恋秋。
沙田拟种竹,结屋住沙头。

       细致地描绘了西麻湾一带的景致。

170922aryjb5xdrbzytqol.jpeg

李衡《同竹潭诸人游明水西泉》诗,描绘了西麻湾一带的景致

(信息来源:经济日报 章丘融媒)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4 收起 理由
大盈若冲 + 4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5-1-3 17:45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有:南涧西山沟下来两条,一条经东西石河(现石河街东)与另一条经黑水村山沟,再与王白庄南沟汇合,流经原热电厂东侧,向北奔相公巴拉河,3沟汇合,冲击沟宽达百米,山洪时,水漫半沟,呜呜作响,黄水翻滚,曾淹过东风煤矿,矿难十几人。现盖楼沟缩窄,成排污沟,真大山水下来,怕要水漫一片……
发表于 2025-1-3 18:58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东普集也有几条沟,最大是经杏林水库这股,汇集几条沟,注入杏林水库,是巴漏河,经桑园,相公,向北入白云湖?还是芽庄湖吧?有年雨水大,水库放水,下游清障不及,冲垮4桥,淹了皋西,死了人。
发表于 2025-1-4 07:16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章丘水文,美哉久哉!
发表于 2025-1-4 07:28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知不道
发表于 2025-1-4 08:21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章,可写入明水古城泉水史大力宣传发扬光大。
发表于 2025-1-4 08:28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康家大院和李家大院可进行复原整修,让人欣赏明清建筑群及周边的人文泉的独特魅力。
发表于 2025-1-4 10:37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再好的风景灵脉也搁不住某些人造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在线客服 服务时间:9:00-17:00

我的网址|帮助中心|免责声明|隐私政策|用户协议|举报投诉|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电子执照|论坛微信|删帖申请|章丘人论坛 ( 豫ICP备17038206号-2 ) 劰载中...|网站地图
劰载中...|网站地图

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 我们一直在努力 zqr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