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582975
- 积分
- 3156
- 声望
-
- 财富
-
- 龙珠
-
- 铜币
-
- 回帖
- 0
- 主题
- 听众
- 收听
- 性别
- 保密
- 在线时间
-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22-6-5
|
讲夏怎么来的,可以按4000年前各种文化文明具体兴衰的过程来讲,也可以从学术领域的研究历程来讲。这里先看看学术上怎么突破的。
先说结论:1930年代考古学发现了仰韶文化遗址河南渑池县仰韶村和龙山文化遗址济南章丘龙山镇城子崖(一东一西,前边提到过,4000年前在山东生活的族群,在古史传说中被称作东夷),正好呼应同时期傅斯年根据古史传说提出夷夏东西说。简单来说,在1930-1950这段时间,学术界认为夏起源于仰韶文化,同时东西文化既有联系、又有对立。

一、夷夏东西说的提出
1931年春,傅斯年先生完成了其名作———《夷夏东西说》 。他依据古史传说的有关记载,认为夏之区域,尽管西界和南界尚不完全清楚,但最重要的区域包括了山西南部的汾河流域、河南中西部和渭河下游的晋豫陕交界地区。而在商周之前(他认为也可以包括殷商西周),山东全省、河南东部、江苏北部和安徽东北角,甚至包括河北东邻渤海的位置以及辽东半岛的广大地区,全部居民都被称为“夷”,即所谓“九夷”。有夏一代东西方之间的关系即夷夏关系,就是一部夷夏交争和夷夏交胜的历史。大规模的夷夏交争事件发生过三次,即夏初的益与启之争、夏前期的羿与少康之争,以及最后的汤与桀之争。
中国夏商周三代及以前的历史时期,政治演进的总趋势是由部落发展到帝国,而发生这一政治演进过程的空间,在以河、济、淮为主要地盘的区域之间。在这一漫长的发展过程之中,东西方政治势力和文化的对峙与竞争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傅斯年先生遂提出“三代(夏商周)及近于三代之前期,大体上有东西不同的两个系统。这两个系统,因对峙而生争斗,因争斗而起混合,因混合而文化进展。夷与商属于东系,夏与周属于西系” 。这就是著名的“夷夏东西说”。
二、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的发现
1921年,瑞典学者安特生在河南渑池县仰韶村遗址发掘出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并据此确立了仰韶文化,标志着中国现代考古学的诞生。仰韶文化的主要特征是具有大量的红陶和彩陶,不见金属器具,所以也曾一度被称为“彩陶文化”。此后,在黄河中上游的河南、山西、陕西、甘肃等地区,发现了许多具有上述基本特征的仰韶文化遗址。
1930年,中研院史语所与山东省政府合组山东古迹研究会,当年及翌年组织了山东济南龙山镇城子崖遗址的发掘,发现了一种与仰韶文化完全不同的新的考古学文化。这一文化出土的陶器以黑陶和灰陶为主,没有彩陶,器物表面流行素面和磨光,发掘之后很快被命名为龙山文化。随后几年,在黄河下游为主的中国东部地区,如河南北部、山东西部及东部沿海和豫东、皖北甚至东南的浙江杭州湾等地区,陆续发现一些以黑陶和灰陶为主要特征的遗存,均被归入龙山文化之内。
从宏观的空间分布上说,新发现的龙山文化主要分布于中国东部地区,而此前发现的仰韶文化则多见于龙山文化分布区以西的黄河中上游地区。1931年,在安阳西北郊的后冈遗址发现了仰韶文化堆积在下、龙山文化堆积在上的明确层位关系,即在后冈遗址龙山文化的年代要晚于仰韶文化。关于仰韶与龙山的关系,主持后冈遗址发掘的梁思永先生的解释是:“彩陶文化在黄河流域分布的中心偏西,伸展的方向由西而东……它的势力先达仰韶村然后到后冈”,“龙山文化在黄河流域的分布的中心偏东,伸展的方向由东而西”。“仰韶彩陶文化自黄河上游向下游发展达到河南北部的安阳县高楼庄后冈和渑池县仰韶村之后,自黄河下游向上游发展的龙山文化才侵入河南北部。它先到后冈占领了彩陶文化早期就废弃的遗址,后到仰韶村遇着发达已过了最高点的彩陶文化”。据此,他认为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均经过了较长时间的发展,两大群体在宏观上则是同时的,从而在对两者关系的认识上形成一个“仰韶、龙山”东西二元对立格局的学术观点。
这一时期发现的龙山文化和仰韶文化,学术界的共识是认为他们的分布区域一东一西,年代都早于商晚期的殷墟小屯文化。故有学者提出仰韶文化就是夏部族遗留下来的遗存。有的学者则认为,安阳后冈的龙山文化是豫北小屯殷文化的直接前驱,相互之间存在着许多相同或相似的文化因素,证明两者之间具有密切的文化联系。
在这样的认知背景之下,把仰韶、龙山文化东西二元对立的格局与大体同时在古史研究中提出的“夷夏东西”观点相对照,似乎可以从古史传说和考古发现两个方面证明黄河流域东西部地区同时存在着相互之间有较大差异的文化。此后,仰韶、龙山文化东西二元对立的观点,作为中国史前文化基本的认识模式在考古学界被固定下来,前后延续了20多年的时间。这期间新发现和发掘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如果出土遗物以黑陶和灰黑陶为主,便会被冠之龙山文化的名称,而出土红陶和彩陶的遗址,就很自然地被归入仰韶文化之中。






本帖最后由 大福咕咕 于 2025-1-15 12:24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