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找回密码
 注册

扫码登录更安全

手机验证码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手机号快速注册登录

章丘直聘五周年
查看: 2519|回复: 6

[闲谈阔论专题] 孝顺父母,百善之门将为你而开

[复制链接]
阅读字号:
 楼主| 发表于 2025-3-21 10: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父母亲有过错的时候,应小心劝导他们改过向善,劝导时态度要诚恳、声音要柔和,并且要和颜悦色。因为父母亲也是人,每个人都有优点,需要大家学习;每个人都有短处,需要大家包容;每个人也都有过失,需要大家理解。
       “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如果父母不听规劝,要耐心等待,一有时机, 例如父母情绪好转或是高兴的时候,再继续劝导;如果父母仍然不接受,甚至生气,我们此时虽难过得痛哭流涕,也要恳求父母改过,纵然遭到责打,也要无怨无悔,以免陷父母于不义,一错再错。
       天下不会有人心肠像铁石一样,只要我们肯用心,发自内心对父母孝顺奉养,父母再怎么不好,也都会有感悟的一天。可现在的孩子,父母稍微说两句,他都要顶撞,其至还会记恨父母。别说小孩儿了,我们现在的大人动不动对父母都是大吼大叫,说什么父母老了老了还这么啰嗦,管那么多闲事,经常用这样的话去冲撞自己的父母。
       同样是一张嘴, 我们为什么要说话尖酸刻薄,让你的亲人、朋友痛苦呢?同样是一双手,为什么我们不去做一些施与,去帮助别人呢?为什么非要做一些让我们祖先蒙羞的事情呢?同样是一颗心,我们为什么不用博爱、慈悲、仁德的胸怀去面对所有对你好或者不好的人呢?我们为什么非要去憎恨、去欺骗所有的人呢?
       接下来我们讲“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父母生病的时候,子女应当尽心尽力地照顾,一旦病情严重时,更要昼夜服侍,不可以随便离开。当我们用真心在照顾父母的时候,内心会感觉到很充实。因为一个人在报恩的时候,跟自性是相连的。“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我们要珍惜为父母付出的机会,因为生命大脆弱了,老人说没就没了。当他们不在了,我们要想真正去尽孝就不可能了。需要提醒的一点是,文中的“亲有疾,药先尝”,可能不适用于现在,因为如今所服之药多为西药,不可由子女先尝。但这句教诲的真正意义在于:子女要有关心父母的心并力所能及地去关爱父母。如父母在吃药前,送药的水温是否合适;该吃的药是否按说明书要求的剂量准备好了;忌口的食物是否已经从菜谱上划掉,等等。我们可以从这些方面去关心和照顾父母,尽到为人儿女的责任。
       接下来讲“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说到守孝三年,我要讲讲我的亲戚,那是我爱人的大姨和大姨父,他们真的让我很感动。两个人都是城里人,在城里生活得非常好,可当大姨的婆婆去世以后,夫妻两个人从城里头搬回农村。我问他们为什么回来呢。大姨说:“ 人家都说老人去世3年不离家,魂经常会回来看看。我们虽然是共产党员,不太信这个,可是老人去世,我们心里也是很难过,所以我们就不在城里住了,回来住3年。”这是我遇到的真正做到守孝3年的唯一案例。
       我就曾经遇到过一个事业很成功的老板,父母去世以后他很难过,专门弄了一间房,给他父母塑了两尊小像在里头供着,早晚上香跪拜,天天如此。如果他出差,就会委托爱人拜。只要他在家,绝对是他自己亲自烧香,自己跪拜。我很感动啊,他的做法就是《弟子规》上讲的“事死者,如事生”,侍奉去世的父母如对待他们活着时一样。
       在孔子的学生中有个学生宰予,他是个思想十分活跃的人。孔子提倡子女必须为父母守孝3年,宰予当面反对说:“时间太长了。”孔子对此很生气,问他:“难道你没有从父母那里得到过3年的爱抚吗?我们从一岁到三岁,父母对我们的爱抚有多少?可让我们给父母守孝3年,我们都还嫌多。别说3年,现在人对父母去世后的一七、二七、七七都嫌烦。在我国古代,父母去世,子女要为父母守孝3年。在父母的坟墓旁盖上简陋的草房,穿粗布孝衣,吃素食,夫妻不同居,平时不从事娱乐活动,以此来表达对父母养育之恩的哀悼和纪念。
       我们上小学的时候,可能因为想要一台电子琴, 就要花掉父母一个月的薪水,可我们大多数人弹几次后就不弹了,这就是孩子对父母的回报。我们上初中了,跟父母和同学看电影,不愿意和父母坐在一起,只愿意陪同学,这就是我们给父母的回报。高中毕业了,父母大多会给我们做一顿丰盛的晚饭,可我们还是选择出去陪同学吃而不陪父母,甚至一个电话都没打回家,就跟同学在外面玩到深夜。
       上大学后,父母竭尽全力把上学所需的费用筹齐了,欢欢喜地带着我们到学校去报到。可快到学校大门时,我们可能会说:“爸爸妈妈,你们在这里就行了,不要进去,怕同学见到了丢脸。我们结婚以后,夫妻之间相处,可能出现一些矛盾。如果生活不顺利,父母又要为我们担心。所以你们看父母对我们几十年的关怀照顾,我们给了父母什么回报?我们没有。希望我们大家回去以后都反省一下, 是不是我们陪父母的时间太少了。我提醒大家,当你把孩子当成手中珍珠、怀中珍宝的时候,千万不要忘记你的父母对你也是如此。
       接下来讲“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在为父母办理丧事时,要尽力做到礼仪的要求,祭拜时内心必须真诚。对待已经去世的父母,要像他们还活着一样。这是孝的最高境界。我们现在做到了吗?老人一旦上年纪以后,子女就会嫌弃老人不中用,嫌老人脏,甚至吃饭都不和老人一起,给父母个小桌子,让他们单独吃。
       可是我们有没有想过,父母在养育我们的过程中,何时嫌弃过我们啊。父母把我们从小抚养大,一把屎一把尿,从没有任何怨言。我就记得有一次我儿子在床上,跟我爱人说他着急尿尿,我爱人一着急,想都没想就拿自己的喝水杯去给儿子接尿。我说你怎么拿杯子接,她说自己儿子嘛,怕什么,杯子脏了洗洗就行了。
       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是我们世间最该重视的两条根本原则。我们一定要体谅和关照父母,因为老人真的是我们该关心和照顾的对象。孝养父母也是能激起我们善良心怀的一种方式。
       我经常在想,如果我们连父母都不孝顺,那就是连人都没做好。如果一个人对自己的父母都不孝顺,就更不可能对别人好。如果他对别人好,那一定是意有所图的。当你手中有权、有钱时,会发现有好多人对你好,可一旦退休、破产后,就会发现这些人都不愿再与你来往。现在世间人大多都被利益心驱使,为了钱可以不择手段,为了钱甚至可以兄弟反目、父子成仇。“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对我们是一个警示。父母去世以后,你要拜祭、要恭敬,如同父母在世一样。
       可现在很多人家,父母去世以后,甚至连父母的照片都要烧掉,说人死了,家里摆个照片太晦气。家里只挂夫妻俩的照片。可你要知道,若干年以后,我们也会去世,彩照也会变黑白照,不要以为我们现在年轻就美滋滋的。现在真正活出,人味的人太少了,现在的人穷得就剩下一把钱了。任你现在住的是高楼大厦,去世以后不也是一把骨灰吗?你现在追逐的那些名利,生不带来,死不带走。人活一世,一定要做一个真真正正的人。而做人首先就要尽孝。
       如果我们父母还在世,我劝大家,常回家看看。要想孝道圆满,我们要让父母少为我们操心,让父母随时随地都能知道我们很听话,我们很健康,我们夫妻关系很好,这样才是真正养父母的心。我们的一言一行要让父母少为我们操心,违法乱纪的事情,违背伦理道德的事情我们不要去做。
       孝为百善之首,我们一旦孝顺父母以后,百善的门就开了,你有100扇门,哪愁没工作啊。孝顺孝顺,顺着父母的心意,我们才能事事顺心啊。所以我们大家一定要明白我们做人的根本,活出人的味道。父母一旦去世以后,我们举办丧礼一定要非常诚心、非常恭敬。可是我们现在看到很多人对父母去世以后的丧葬方式非常草率,甚至表现得非常不耐烦,恨不得赶快火化掉,早完事早解脱的感觉。有的人甚至把父母的骨灰搁在殡仪馆里,很多年都不入葬。
       现在还有很多人,当父母在世的时候,不能用孝心和恭敬心来对待老人,可老人死后却大操大办,非常周到地做足各种礼数。这种人其实都不是真心对父母,而是有两种目的:第一是好面子,觉得别人看到自己给父母的后事办得这么隆重,就会夸自己是个孝子;第二是要靠葬礼赚钱。因为丧事办得越大,来的人越多,送的礼金也越多,这是一笔可观的收入。老人的去世,对他们来说,并不悲哀,相反还很高兴能给自己带来这个赚钱的机会。你说这样的子女还有人味吗?
       最近我常想,过去的古人讲究父母去世后守孝3年,可现在很多人认为这是迂腐,实际错了。哪一个子女在人生的道路上没有受到过父母3年的悉心照顾?即使我们现在工作很忙碌,无法做到守孝3年,也至少要在父母去世3年内常去思念父母的养育之恩、教导之恩,这样我们每一个人善良的本性才不至于丢失。我们一定要体谅亲恩,逢清明、冬至这些节气的时候,要想到祭奠父母,也好让子孙跟着我们学习孝顺的心境。
  选自秦东魁老师《打开幸福之门 秦东魁讲弟子规》

发表于 2025-3-21 10:29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25-3-21 10:54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25-3-21 12:20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说的挺好,可真正做到的有几个?
发表于 2025-3-21 15:27 | 显示全部楼层
写得真好,现在人们都刷抖音了,都不读书了,估计90%的人读不完。
发表于 2025-3-21 21:02 | 显示全部楼层
卧槽孔子他八倍祖宗
发表于 2025-3-21 21:08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在线客服 服务时间:9:00-17:00

我的网址|帮助中心|免责声明|隐私政策|用户协议|举报投诉|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电子执照|论坛微信|删帖申请|章丘人论坛 ( 豫ICP备17038206号-2 ) 劰载中...|网站地图
劰载中...|网站地图

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 我们一直在努力 zqr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