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找回密码
 注册

扫码登录更安全

手机验证码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手机号快速注册登录

章丘直聘五周年
查看: 21869|回复: 14

[闲谈阔论专题] 定好闹钟!今晚22:00,章丘这处遗址亮相央视

[复制链接]
阅读字号:
 楼主| 发表于 2025-4-14 17: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由区委宣传部配合CCTV-4《走遍中国》栏目精心打造的纪录片《大汶口猜想》定于今天(4月14日)22:00在《大汶口猜想·王权初现》中播出!

镜头深入龙山街道焦家遗址,带您穿越千年,探寻大汶口文化的王权密码与远古烟火气,揭开华夏文明的神秘面纱!



锁定CCTV-4《走遍中国》

4月14日22:00《大汶口猜想·王权初现》

4月15日22:00《大汶口猜想·礼出东方》

4月16日22:00《大汶口猜想·汶水烟火》


带你重返文明源头

见证东方礼制的诞生与传承






大汶口文化距今约6000至4400年,以泰山为中心,覆盖今山东、苏北、皖北及豫东的“海岱地区”。其延续时间之长、分布范围之广,成为黄河下游史前文明的核心代表。4月14日至4月16日,《走遍中国》推出三集系列专题片《大汶口猜想》,实地探访大汶口遗址,带您揭开六千年前先民的生活图景、礼制萌芽与王权初现,还原一段被黄土掩埋的史诗。


身高与饮食:

史前“山东大汉”的惬意生活


170740v0se91p10po0eipe.gif


六千年前的山东大汉有多高?在济南焦家遗址的实验室中,一具身高近一米九的男性遗骸颠覆了认知。考古学者通过股骨测算发现,大汶口男性平均身高超一米七,女性也有一米六以上,远超同时期良渚文化近10厘米。这些“山东大汉”不仅高大健壮,BMI指数更显示他们身材匀称、肌肉发达,狩猎、农耕与体力劳动塑造了先民们的健美体魄。

170741v45eaioad5exxvvi.gif

饮食方面,大汶口人堪称“美食家”。岗上遗址的祭祀坑中出土了九头野猪,其中多为成年雄性,展现了高超的狩猎能力。此外,灰坑中发现的扬子鳄、中华鲟等动物残骸,以及胶东半岛遗址中出土的鲨鱼、鲸鱼骨骼,暗示当时气候温暖湿润,水网密布,先民食谱极为丰富。
170741h7j75oh3i5r1hc1i.gif

更令人惊叹的是,陶器残留物分析揭示了大汶口人已掌握粮食酿酒技术,成套酒器的出土印证了“饮酒之风”的盛行,甚至为今人调侃的“山东人能喝”找到了历史根源。


礼制萌芽:

从随葬品到社会分层


170740urjwayrrhxbev63e.gif


大汶口文化中晚期,“礼”的雏形逐渐显现。高等级墓葬中,成组的彩陶背壶、白陶鬶、黑陶高柄杯和玉钺、玉刀、玉璧环等高端器物,与简朴小墓形成鲜明对比。白陶鬶因使用稀有高岭土制作,成为贵族身份的象征;玉钺则象征军权与王权,其尺寸与工艺直接关联墓主地位。考古学家发现,礼制并非仅限上层,中型墓葬中也有等级略低的器物摆放,体现了社会各阶层对“礼”的遵循。

170820mv0h1dd3h62sv09x.gif

随葬品中,玉器的使用尤其讲究:男性多随葬以钺为代表的武器类玉器,女性则以项饰、耳饰为主。这种差异化的随葬制度,反映了大汶口社会分工与等级观念的深化。此外,岗上遗址出土的陶摇响器和龟甲响器,暗示礼乐仪式已融入日常生活,为后世“礼乐文明”埋下伏笔。


城垣与王权:

文明社会的崛起


170823hq2jmgjzws6eu4wd.gif


大汶口文化晚期,焦家、岗上等遗址中规模宏大的城墙与壕沟,标志着权力中心的形成。焦家遗址城墙宽达15米,外有20米宽壕沟,其建造需动员上千劳力,印证了集中化社会组织的出现。城墙内夯土台基上的“宫殿”遗迹,推测为贵族议事或举行仪式的场所。

170822mij9hlghqvhxdqgl.gif

墓葬等级的极端分化更印证了王权的萌芽。焦家遗址M152大墓随葬玉刀、玉钺等礼器,墓主身份显赫;而岗上遗址M1四人合葬墓中六把玉钺的发现,则暗示军事联盟或家族权力的集中。而节目中首次公布的大汶口考古发现——暴力毁墓现象,则揭示了当时社会冲突的激烈,进一步佐证权力争夺的存在。


多元交融:

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早期见证


170822new9trimtf9tze5t.gif


大汶口文化并非孤立发展。考古发现,其与中原地区仰韶文化、长江流域良渚文化频繁互动。例如,岗上遗址的“贯耳壶”与良渚“双鼻壶”形制相似,白陶礼器的影响甚至西传至中原,成为夏商周礼制的重要源头。这种跨区域的文化交融,凸显大汶口在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中的纽带作用。


 文明火种,照亮千年


170910gdn28gaqysc6qmma.gif


大汶口文化以农耕为基础、以礼制为纽带、以城防为标志,完成了从聚落到古国的跨越。它不仅是海岱地区的文明高地,更通过制度创新与技术传播,深度参与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构建。如今,考古工作者仍在解码红烧土中的建筑智慧、玉器上的权力密码,让六千年前的烟火气,继续照亮华夏文明的发展之路。


(信息来源:CCTV4《走遍中国》)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25-4-14 17:11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25-4-14 18:00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
发表于 2025-4-14 18:04 | 显示全部楼层
点赞
发表于 2025-4-14 18:44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25-4-14 20:24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那时候的王权,应该类似于部落酋长
发表于 2025-4-14 21:42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25-4-14 22:27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点,播的新闻
发表于 2025-4-14 22:32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央4套22点是晚间新闻,22点30分是新闻联播,楼主报错时间了还是报错台了
发表于 2025-4-15 05:01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在线客服 服务时间:9:00-17:00

我的网址|帮助中心|免责声明|隐私政策|用户协议|举报投诉|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电子执照|论坛微信|删帖申请|章丘人论坛 ( 豫ICP备17038206号-2 ) 劰载中...|网站地图
劰载中...|网站地图

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 我们一直在努力 zqr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