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都说爱情是奢侈品 面包才是必需品 对于熊叔熊婶来说 我要面包 我也更在乎陪我吃面包的那个人
面包发酵只需30分钟,但他俩做的面包却用爱发酵了30年。这对坚持手作法国乡村面包的匠人,在60岁的时候,开启了自己的玫瑰人生。
| 与面包的不解之缘 | 说起与面包的结缘,熊叔笑着说道:“别人都是子承父业,我们倒有趣,成了父承子业了!”熊叔的儿子是法国蓝带的西点烘焙大师,退休后的二老,在尝了回国不久的儿子做的面包后,突然提出要拜师。儿子见老两口热情高涨,便手把手教授。儿子教的第一个面包便是法棍。估计连儿子当初都没想到父母竟然如此用心和专注,这一做就停不下来了。 熊婶满脸幸福的跟我说:“在我们的面包房,你能听到法棍唱歌!”一转身,便看见熊叔从烤箱中端出刚出炉热气腾腾、飘香四溢的法棍,遇冷后便发出噼噼啪啪清脆的声响,就像高兴地唱歌一般,美妙至极。置身在熊叔熊婶的面包房,见证这一刻,真是激动万分。
熊叔看着大家兴奋地眼神,说道:一会儿吃的时候,不要尖叫哦!切一片法棍,蘸着熊婶用罗勒叶、香叶浸泡过的顶级橄榄油,味蕾上绽放的那种美妙,酥脆温暖的面包混着清凉丝滑的橄榄油,妙不可言。 做面包时,熊叔喜欢听古典音乐。他认为每一粒面粉都是有生命的。人能因为音乐而感动和快乐,面粉也会。这样面包才会把自己最美味的一面展现给你。 熊叔的面包完全采用传统手工制作,低温发酵,非常耗时间。这样面团的延展性才会好,烘焙出来的面包柔软又具有弹性,口感也有着千变万化的层次。就连发酵用的酵母都是熊婶用自家小院苹果树结的苹果制成的。所有调味用的香草和食材都是最天然、最优质的。
熊叔的得意之作便是这款“红菜头青稞面包”了。没想到老两口竟然这么有创造力。 生的红菜头闻起来有一股泥土味,但一经烤炙,立刻蔬香四溢,甚是神奇。再加上它瑰丽的玫红色,使得这款高颜值,独具风格的面包一经问世,便好评连连。
| 择一人白首,栖一小院到老 | 两人结婚30多年了,从未吵过架。至今熊叔看熊婶的眼神还是如初恋般炙热。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爱情最好的样子。木心说的没错,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熊叔常说,别人都问我俩这么多年没吵过架的秘方是什么?哪儿有秘方,我们只不过不管多忙,永远舍得为对方花时间,愿意陪伴着对方罢了。
熊婶是个诗情画意的女子,退休后最大的梦想就是能过上田园般的生活。熊婶喜欢花草,自从十几年前有了这个小院,熊叔便帮熊婶开辟出花园和菜地,种上应季的蔬菜瓜果。 赶上收获的季节,熊婶就把吃不完的山楂、草莓、桃啊、杏啊,酿成果酱,送给街坊邻居。大家过着简单质朴的日子,连时光都为他们慢下来。 这座小院的每一处,都是他们用双手一点一滴的打造的。木桥,流水,爬山虎、阳光细碎在绿荫中。藤蔓上的小花,池水中的红鲤,一不小心还以为闯进了美丽的童话。一切美好,一切自给自足。
家里的各个角落都被树蔓环绕,郁郁葱葱。屋里厅堂也被熊婶布置的颇有法国乡村田园的格调。
书房角落里,喜爱品茶的熊叔从外地淘来的精美茶壶,无一不是幅幅油画印入眼帘。寄情山水,田园牧歌,满院这般花香美食,都让人羡慕不已。
年轻时,学会身忙心闲,年老时,享受身勤心安,他们把日子过得优雅又精细,不匆忙,不慌张,不计较。用细碎的幸福打造了一场60岁的传奇,面包夫妇的故事让我相信,既有爱情又有面包不是不可能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