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用于旅游参观的金字塔不在开罗,而是在古埃及首都孟菲斯附近,在开罗的西南方向80公里现在的吉萨省。 旅行车在女导游的引领下奔向著名的金字塔,途中导游简单介绍了金字塔历史和参观途径。现存在吉萨省的金字塔有10座,最大的其中三座是我们今天去看的,是由埃及第四王朝的三位皇帝:二世胡夫(Khufu)、三世海夫拉(Khafra)和四世门卡乌拉(Menkaura),他们的金字塔是在公元前2600年—公元前2500年建造的。三人是父子祖孙关系。胡夫是父亲,海夫拉是儿子,门卡乌拉是孙子。这三座最大、保存最完好的金字塔是世界古代七大奇迹之一的代表,它们耸立在尼罗河西岸的沙漠之上,是古埃及时期最高的建筑成就。金字塔的旁边还有一些皇族和贵族小小的金字塔和祭祀神殿。 据记载,最早只有埃及帝王才有资格建造金字塔用做陵墓,因为金字塔是埃及古老宗教中,国王死后在神灵护佑下升入神界的通道,保存身体皮囊、封存器官是为了3000年后灵魂附体,延续高贵的血统和统治。但是,后来从某位帝王因为非常喜欢一位宠妃,国王为其修建了金字塔,使其独享转世的尊贵专利被打破。后来权臣、富人逐渐自行修建不同规格的金字塔,特别是通过祭祀在墓穴布置升入神界的程序和咒语,使尊贵和神圣失色。因而也引发了宗教祭祀团体内部的意见分化。但是这些小金字塔的建造,没有国家力量和最高级别建筑技术的支撑,无论是规模大小,还是建筑质量,都抵不住风沙的侵袭和盗墓贼的光顾,现在大多都消失在岁月的长河了。 在古埃及,人们的生死观及信奉太阳神的缘故,认为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从西方落下,东方就代表了出生、西方则代表了死亡,故金字塔都建于尼罗河西边。 说话间,汽车穿过一片戈壁,颠簸着靠近了看上去越来越大的金字塔,因为在历史书上早就对这几个金字塔有了解,只是相印证一下书上的介绍和实物是否一样。刚下车,第一个冲动就是抬头看一下高高的金字塔,这一仰脸就领教了非洲的太阳的威力。不仅刺的眼睛睁不开,脸上立即有一种针刺的痛感,火辣辣的就像被聚光镜聚的光撩了一下。大家马上明白了来之前内弟的嘱咐,防晒是一大项最该准备的。纷纷墨镜、遮阳帽,遮阳伞、女士们防晒霜陆续登场。当大家包裹好再下车,看看前面引路的导游,马上明白了---纱巾包头、墨镜遮脸、宽松裙子盖到脚,才是最佳女士装束搭配。
胡夫金字塔是现存最大的一座,建成这样一座金字塔的工程可能要花费30年时间。踏着路上一层软软的沙土向胡夫金字塔走去,越过围护的铁链就是坚硬石质地面了。走过去,抚摸着底层的巨石,抬头只见一块块巨大的沙石垒砌着,几乎是40度角向上堆积。从下往上看去,像一条磕磕绊绊的巨型石阶,一直通往天际。纵然从书上了解了那么多胡夫金字塔的数据,依然被震撼了!!这种建筑就算放到现在运用大型机械和图纸,能否建设成屹立沙漠五千年的建筑,我是不敢想象。 导游介绍,如今见到金字塔淡黄色梯形排列的大石块,不是原来表面的样子,最初铺盖在金字塔外层的是磨光的灰白色石灰岩,从上到下,光洁若镜,四条边角从东西南北汇于顶端,一座座就像反光的玻璃体。在这一组金字塔试想,蓝天白云下,蜿蜒的尼罗河在浩瀚黄沙之中奔流着,一座座巨大的镜面金字塔,就像一座座神仙的宫殿,朝阳被反射到表示生命的尼罗河东岸,夕阳反射到太阳神歇息的神宫,金字塔连接了生命从生到死、从死到超脱、位列仙班,三千后又复活的延续线。 金字塔中心有墓室,可以从甬道进去,墓室顶上分层架着数块几十吨重的大石块。这需要攀爬上很多层巨石,才能到达金字塔中下部的被凿开的豁口。下行通道深入地下150英尺才到达墓室。古埃及人相信死后永生,金字塔内的墓穴起初堆满了黄金和各种贵重物品。如今的墓室早已空荡如洗,数千年来的盗墓者一遍遍的偷盗,只剩下谁也搬不动、大如山的金字塔,或许还有星星点点残存的壁画、铭文。现存最大的金字塔也许说明,胡夫时代是王朝最强大时期。其子海夫拉时候国力也很了得,据说为了不超过自己的父亲,建造的金字塔略小于其父,但是他在自己墓前修建了著名的狮身人面像,还有一座由宗教祭祀人员管理的展示自己生平功绩的石质庙堂。而到了海夫拉的儿子门卡乌拉,王朝的实力已经大不如前,不仅仅是建造金字塔的规模小于前辈,其内部墓室大小、陈列、陪葬品等都不在一个档次。但是这并不影响三座金字塔的宏伟,不影响古埃及文明的伟大。 按照导游说的游览顺序,我们从胡夫金字塔又驶向远处的一个观景台。路上看到不少配着鞍子疾行的骆驼,以前看见的骆驼大都胖乎乎、一步一步慢吞吞的样子,今天却看见瘦瘦的骆驼竟然跑起来了,在沙土地里撩起团团尘土。刚到观景台,一群包着头巾、身着长袍、皮肤黝黑的人马上围拢过来,有的拿着覆膜照片,有的指着骆驼,看来是兜售生意。女导游一言不发领着我们径直走向平台高处,果然,这就是观测三个金字塔最佳的位置,一个镜头涵盖了三座的全貌。 女导游说:吉萨的三座金字塔的排列是按照猎户座的腰带形状排列,因为他们相信神是住在猎户座,亦即天堂所在,猎户座对古埃及人有重要意义的。她先给我们照了几张合影,然后告诉我们,这些黑皮肤的都是从邻国努比亚来的,什么素质的都有,需要骑行骆驼的话她可以和那些努比亚人商议价格。但是不要让他们给照相,这里曾出现过有人拿着客人的相机、手机跑了的。当大家表示不骑骆驼的时候,有个胖大的兜售生意的人上来,和导游比划着叽里咕噜了半天,很可能是因为不会汉语想让导游给推荐。看着女导游不为所动,拍拍长袍悻悻地离开了。
旅行车绕过门卡乌拉的金字塔时候,稍微停了一会,导游示意可以看看大金字塔下的小金字塔和用来看护金字塔的石殿遗址。小金字塔如果不是来到跟前,很可能就因为大金字塔的宏伟而忽略了,其比例就像六层楼房和楼下垃圾桶相比。原来每个金字塔都有专门的神殿,用于看护、祭祀,如今金字塔还在,小神殿只剩下石阶和立柱。 转至狮身人面像时候,需要走过仅剩石柱的祭祀大厅,和一条商业走廊。商贩的摊位上摆放着各式各样的埃及工艺品,大多数都是陶制和石质的古埃及神话人物。别的没有觉得稀奇,摊贩的吆喝声让我们不禁相视一笑,“买一件吧!”“便宜”,声声蹩脚的中国话,在非洲大地响起,只能说明埃及的游客量中国人占了很大比例。就像中国东北很多人没学过俄语,却用俄语能卖了中国货一样。 高约20m、长约46m的狮身人面像已经不让靠近,隔着一根粗大铁链,大家玩起了技巧照相,选好角度,或手托狮身人面像的狮头,或轻抚狮头,或抚摸狮身人面像的狮身,威严的狮身人面像在相机里被嬉闹着,真身却依旧纹丝不动,深沉地望着远方,不知道是想起了被拿破仑炸坏的鼻子,还是失去当年威风凛凛的尊严而不悦。当返折回商业通道时候,拦路推销的力度不亚于国内景点上的商贩,千万别停下脚步,不买更别讨价还价,摊贩那份执着和狡猾,只怕是埃镑的价格成了美元的支付。倒是一众半生不熟的中国话,让人觉得中埃友谊、中埃贸易挺好的。 五月的埃及中午温度已经很高,虽然一路基本上乘车为主,浏览一趟狮身人面像不足2里地,大家已经满脸通红,一身大汗。回到车上,导游从车载保温箱拿出矿泉水,真觉得就像着火时候来了场雨,太及时了!看着疲惫的我们,下一个景点---埃及国家博物馆只能下午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