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的粉丝故事。 1 Comet:农村走出的放羊娃 靠城市买房改写命运 我的老家在农村。提到故乡,我会想起一部叫做《孤城》的记录短片,讲的是甘肃玉门随着石油资源的枯竭,年轻人都走光了,有条件的老人也走了,只剩寥寥无几的老弱病残守着一座颓败的孤城。人都愿意活在希望之中,我不甘心守着这座孤城直到终老。于是我果断辞掉县城舒适、稳定的工作,卖掉县城的房子,来到了青岛。父母都以为我疯了,亲戚也拿我当败家子的典型教育自己的孩子。 来青岛时,我就动了买房的心思。香港首富李嘉诚说过,房子的价值在于地段。大城市的房子不仅有居住属性,还有金融属性。大城市的教育、医疗、就业、交通等资源,都能提升房子的附加值。当时虽然青岛已经限购,但是即墨还可以买。我沿着还未通车的地铁11号线看房,出手买了套两居。不到两年时间,地铁通了,房子交付了,我也在青岛找到了满意的工作,还收获了爱情。 农村老家的民智远未开启,谁家儿子订婚早生娃早,谁家父母就脸上有光,这让我想起那个放羊—攒钱—盖房—娶媳妇—生娃—继续放羊的故事。时代的洪流滚滚而去,我们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努力追赶!
2 灵女侠:从“月光女神”到“抠门女王” 买房考验的是执行力 三年前,当我沉浸在裸辞坐吃山空的焦虑里时,一位曾经花钱大手大脚的好友不声不响地买了房,让我受到了强烈的刺激。当重新找到一份工作再次入职时,我郑重地将“三年内买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做为目标写进记事本里。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努力让自己“开源节流”,工作和生活都经历了脱胎换骨的改变。 首先是“节流”。以前我花钱的方式是:存款=收入-支出。每次工资一到账,我就呼朋引伴去餐馆聚餐,一有空就外出逛街,而且每次绝不空手而归。有了买房的想法后,我改变了花钱方式:支出=收入-存款。工资到账先把50%存起来,剩下的才能用来消费。 其次是端正工作态度,提升工作能力。现在的我,上班时间认真工作以积累行业经验,业余时间则坚持训练自己英语听说读写译的能力,还抽空自学了PPT。因为只有工作能力提高了,才有机会升职加薪,存款才能增长得更快,自己才能离买房的目标更近。 最后是“开源”。如果工资短期内无法快速上涨,还可以做个斜杠青年,靠其他渠道增加自己的收入。从2017年起,我就开始在一家户外俱乐部做兼职领队,如今不知不觉已坚持了一年多。不但可以免费旅游,还能多一份额外的收入。上个月末,我去邻市看了一套房子,觉得还不错,决定今年年末出手。
3 清辞:选择大于努力 踏踏实实投资优质城市的房产 曾经年少无知,首套房买的是县城一栋六层楼的顶楼,在那里一住近10年,一直被爬楼、漏雨、冬冷、夏热、饭点停水等一系列问题困扰着。终于攒够了钱准备换房,想好好挑选一番,才发现价格、地段、交通、学区、户型、楼层、绿化、物业、市区老破小、近郊电梯房……要学习的东西,太多了。 为了换房,我关注了很多地产公众号,也开始了解中国经济的发展走向。房地产其实也没有那么多玄幻莫测。每个人在业余时间为买房投入了多少精力,才是拉开差距的关键。我们要做的,无非是在平时多一些积累。只要买对一套房,收获的回报足以改变我们的一生。 在了解地缘战略地位决定城市先天资源禀赋后,我卖掉了三线城市的旧房,买入了二线省会的新房,还好那时候还不限购。因为是在2016年涨价之前入手,很快就迎来了房价翻倍。尝到甜头的我在买房落户后,又将父母在三线的旧房卖掉,买了同小区的第二套房,房票正好用完。 在我看来,不参与投机,踏踏实实投资优质城市的房产,搭中国经济发展的便车,就足以实现“中产梦”了。通过置换房产,让我对“选择大于努力”有了切身体会,也让我明白了,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与时俱进的学习是多么重要。
4 旁旁:80后房产媒体人 看过无数房买了经适房 身为上海土著,从小和父母住一起的我特别渴望有自己的小天地,甚至大学闺蜜在毕业纪念册上都写的是:“祝你早日拥有自己的大房子。”为了实现这个心愿,从毕业开始,我奋斗了7年。 我是2008年入房地产这行的,最初在一家地产杂志做编辑。工作很辛苦,宝山、松江、浦东……在严寒酷暑里,我几乎跑遍了上海所有小区,看过数不清的楼盘。可即使这样努力工作、省吃俭用,到2010年我也才存了不到10万块,因为父母无法提供支援,连看起来便宜到爆的老公房也买不起。 2009年,上海推出了经适房政策,对单身女生的申请年龄要求是30岁,我不符合,没申请成。直到2013年,我才申请到一套远郊50平米的经适房,总价35万元。拿到房产证的那一刻,看着上面自己的名字,心中五味杂陈。为了这套房,一个女孩在最好的青春时光,没有光鲜的衣服、没有多姿多彩的恋爱、没有旅游,最花钱的娱乐是花10元办了张公园证、花100元办了张图书卡,其他时间都被工作、看房、写稿占满。 你问我后悔这样的选择吗?有点,但不全是后悔。我把这小小的一居按自己喜欢的风格装修成欧式,屋子里装满华丽的壁灯,灯光亮起,房子里满是家的温馨。闲暇时坐在阳台上读读书,或者在厨房尝试点新鲜菜式。除了还贷,我终于有了点余钱,可以去远方旅行,周末也能约好友看展览、话剧,算是弥补青春时没经历过的遗憾吧。
5 涛哥:漂泊者的房子 治愈的是对故土的思念 在大城市漂泊,特别不容易。忙完工作回到出租房,寂静的夜晚躺在床上,经常会感觉身处虚空,四顾无依。听过了隔壁房间情侣吵架、和好、分手、找到新欢,终于下定决心买房。因为年纪越长,秘密越多,也会越觉得物质的可靠。 刚买完房还没有过户的时候,每次坐公交从小区门前经过,都会跟女朋友说:看,那是咱们家。3月份的北京还很冷,路上行人匆匆,有了房子做后盾,才会觉得自己跟上百万的“流浪者”有了一点点区别。 如果是租房,你和房子之间的关系就像客人,需要小心翼翼,相安无事最好。房子不能拆,不能动,碰到喜欢的家具也要忍着。每到这个时候,我就会想念家乡,想念自己熟悉的那个地方,想念那种随意折腾的轻松自在。 买了房子之后,有了独立的空间,人的思想也随之变得越发独立。房子是自己为自己建立的第一个后盾,以后还能有更多个,而且父母的年纪越来越大,对他们的依赖也会越来越少,这样想着,对家乡的思念反而淡化成一段经历。就像有人说的那样:消除对一样东西的思念,最好的办法就是拥有另一个。漂泊者的房子,治愈的是无处安放的乡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