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章丘名刹 — 雪山寺遗址
雪山寺遗址 位于长白山西麓的章丘境内,距相公庄镇梭庄村1.5公里,穿过古村梭庄“文昌阁”向东,顺着蜿蜒崎岖的林荫小路,在半山腰处有两座残垣秃房和一片坍塌的遗址,它就是历史上曾与宋元时期镇江金山寺、杭州灵隐寺齐名的章丘名刹—雪山寺遗址。
雪山寺原名大云寺,据史料记载,大云寺前身是汉末的“黉山书院”,盛唐期间佛教兴盛,书院逐渐以佛代儒,后为宋代名臣范仲淹为读书所重建,逐改名为:雪山寺。因与黉塘岭相毗邻,在夏秋之日的拂晓,山下会升起一道道白霜似的东西,犹如粉妆素裹的城垣,漫步其中,脚下会发出嚓嚓的声音,犹有行走雪地之感。大云寺地处黉塘岭上方,眺渺黉塘、犹如身处仙境,于是,由“黉塘夜雪”自然景致为意境的“雪山寺”名胜大噪,来自全国各地的高僧大德纷纷来此感幽清修、诵经超度。
寺院有历代官宦名人重修,香火盛极一时。因战乱原因,从民国年间雪山寺开始末落,直至失修荒废,现存的正殿及西侧殿两座破落建筑,皆为砖石结构。其中大殿由石块垒砌而成,西侧殿主体为石砌,墙面为砖砌。除上述两建筑外,其他建筑只残存墙基,分别在殿北、东、南三侧。大殿前有井一口,名为“上方井”,尚未枯竭。外围可见石砌围墙片段,寺内散落石碑数通。从现存石碑碑文可知,宋、元、明、清千余年间曾多次重修,最后一次大规模建设于清嘉庆年间,殿房计数三百余间,由于寺院地理位置独特,因此常年受战乱和长白山一带土匪的袭扰,随着时代的变迁,呈现在人们眼前的,也只有残垣的遗址可供人们寻访探幽。
潇洒网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