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找回密码
 注册

扫码登录更安全

手机验证码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手机号快速注册登录

ֱƸ
ȫ
查看: 3580|回复: 1

犀利,"剧场效应"绑架下的当代教育,南京一中错了吗

[复制链接]
阅读字号:
发表于 2020-8-6 07: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7月28日南京下着大雨,从上午开始,南京一中(高中)的大门口,聚集了一群愤怒的家长,他们冒着大雨,举着"一中不行"、"校长下课"!情绪激动地高喊:校长下课!。原因是今年高考成绩公布后,家长们认为南京一中的表现不尽人意。不仅本科录取利率低,还高分层荒芜。微博上有自称一中在校学生的网友表示,400分以上有20个人。但紧接着有人贴出统计表格,称只有10个人。且不论谁真谁假,无论是10个还是20个,对比其他学校,都太少了。

要知道,当年南京一中的中考录取线是631,高考一本率是95.34%,而二十九中的录取线为589,高考一本率却达到了96.13%,400分以上分数段的学生更是有68人。

一中作为金陵名校,只招收南京市高分初中毕业生,这样的"高分进校,低分出校",让家长觉得学校浪费了好生源,耽误了他们孩子的前途。从实用主义来说,应试教育下更容易让学生考取高分。今年江苏十三市的高考中,400分高分段排名前三的分别是淮阴中学、盐城中学、姜堰中学,南京仅一个南师附中进入前十。与"县中模式"的中学对比,南京确实素质化,校内素质化,应试强度相对不高,高分成绩确实不太理想。

说得直白些,一中大搞素质教育,轻视高考。学校失职,学生买单。其实早在去年,南京就因为"素质教育试点",上过几次热搜。

不许补课,不许考试,严查教材。不让排名,不公布分数,不许按照成绩分班;突击检查学校,翻学生书包,不许有卷子,不许有课外辅导书。改课表,减课时。45分钟一节课改成40分钟,一天少掉一节课。……如此减负,最后培养出来一批"学渣"。南京一中不是个例,鼓吹素质教育的人也不少,他们鄙视国内"毫无人性"的填鸭式教学,吹捧解放天性,快乐教育。但笔者想说的是:只要高考选拔机制不改变,盲目推行素质教育就是一场彻头彻尾的骗局。

在残酷的高考竞争中,一中学生的应试能力不足,才导致现在这样的局面。这种心态,不正是教育领域剧场效应的现实折射?

01 剧场效应

剧场效应是由十八世纪法国著名哲学家卢梭提出的,指个人追求利益最大化而不考虑他人利益的行为,导致了群体悲剧的上演。

一个剧场,大家都在看戏。每个人都有座位,大家都能看到演员的演出。忽然,有一个观众站起来看戏(可能是为了看的更清楚,也可能因为身高较矮),周围的人劝他坐下,他置若罔闻,求助剧场管理员,管理员却不在岗位。

于是,周围的人为了看到演出,也被迫站起来看戏。最后全场的观众都从坐着看戏变成了站着看戏。有什么区别吗?先站起来看戏的人在短时间内看的更清楚了,等到大家都站起来了,所有人看的效果和原来几乎相同。只是,所有人都成了站着看戏,所有人都更累了。所有人,比原来付出了更多的体力成本,得到了和原来一样的(甚至更差)观剧效果。更悲剧的是,虽然大家都更累了,但不会有任何人选择坐下来看戏。因为,谁选择坐下来,谁就啥也看不到。

相反,还会有人开始站在椅子上看戏,引发更多的人也站在椅子上看戏。于是,一种空前的奇观出现了,某处的椅子不是用来坐的,而是用来站的。结果,破坏秩序的人没有得到持久的收益,而遵守秩序的人则是受害者。

过去是学习差的上补习班,现在是学习好的上补习班。为什么好学生也上补习班?因为别的好学生也正在补习,正在变得更好,你不努力就会落后!至于学习差的,甚至连补习班也不收。好多补习班,要报名需要先考试,掏钱还不一定让你来上。

如此愈演愈烈,可苦了家长和孩子们了。

吊诡的是,如此恶性竞相上补习班的结果,得到的是和原来一样的排序和升学结果。不同点在于:家长们的经济负担更沉重了,孩子们的童年更加悲催了。而补习班和补习老师则大肆敛财,喜笑颜开。道理都明白:如果大家都想通了,都不上补习班,给孩子们减负,给家长们松绑,不好吗?但,谁也回不去了!因为谁也不敢也不愿先停下来!谁先停下来谁吃亏啊。

02 谁制造了"剧场效应"?

人人既是秩序失衡的破坏者,又是秩序失衡的受害者。人人既是受害者,又是凶手。

当雪崩到来时,每一片雪花都说和自己无关。正是无数片自认无辜的雪花合谋了雪崩;当洪灾袭来时,每一条小溪都说和自己无关,正是无数条小溪合谋了洪水。只要灾难的链条足够长,参与的人足够多,每个人都可以用"没办法""和我无关"来推脱责任。第一,是监管者的监管缺位。

维护秩序是监管者的本职工作。学生在校时间一再延长、非法补习机构泛滥成灾、作业数量不断加码、超级中学违规招生,国家早都有明文规定限制,可这些规定却形同一自空文。监管者应对"剧场效应"的失衡负主要责任。

第二、是教育者的欲拒还迎。

学校和教师应该是抵挡"剧场效应"的重要防波堤,面对恶性的竞争、利益的诱惑、家长的压力,教育者应该有起码的良知和操守,不能一再丧失底线。这个底线就是:不违法,不违规,不伤害学生的身心健康。在这一防波堤中,学校的管理层责无旁贷。

第三、是无良商家和媒体的大肆搅局。

大量的补习机构为了牟利,利用各类自媒体或纸媒体,大肆违规宣传,无所不用其极,营造"不能输在起跑线""升学秘籍""提分宝典""名师点拨"……等等虚假信息,加剧了家长和学生的学习焦虑。

第四、家长和学生。

被裹挟到洪流中的弱势群体,无力制定政策,无力甄别信息,无法改变规则,只能在洪流中挣扎自救。他们的每一次自救都无意中加剧了洪水的泛滥,大部分结果是既伤害了别人,也无助于自己。

调查显示,在上学日,平均每个儿童的校外生活时间分配中,花费时间最多的类别是做作业,占时87.85分钟(近一个半小时)。

现在的孩子们,怕是很少经历过"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叫着夏天"的童年了吧。如今,他们的校外生活多是被作业和课外班占据。去年8月20日,中国儿童中心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的《中国儿童发展报告(2019)——儿童校外生活状况》(以下简称《报告》)显示,儿童参与课外班日常化,课外班已成为校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上学日,平均每个儿童的校外生活时间分配中,花费时间最多的类别是做作业,占时87.85分钟(近一个半小时)。有专家表示,家长们的"剧场效应"让越来越多的家庭进入到被课外班裹挟的竞争中,而儿童校外生活"影子教育"的痕迹,使孩子们的童年负担越来越重。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著名教育学者熊丙奇曾发文评论:

在当下的教育领域,"剧场效应"一直存在——在剧场中,前排的人站起来看戏,没有人叫他坐下来,后排的人也跟着站起来看戏,结果所有人都站着看完戏。在孩子学习上的主动加压,就是这样:你给孩子请家教我也请,你送孩子上培训班我也送,最终学生负担只能在"囚徒效应"中不断加重。

因此我们既要看到教育里面逐步增加强度的事实,这与剧场站起来看戏的效应是不同的。千军万马挤独木桥,也锻炼了千军万马,是全民素质的提高不是站起来看戏的无用功,他们是中国建设的大军。但教育资源的稀缺,我们教育政策部门刻意失明,把稀缺的英才教育也变成了普及教育,这就等于是把阳春白雪的高雅艺术剧院,变成了下里巴人的围观剧场,埋没了人才。因此教育怎样改革,不能走上非合作博弈的剧场。

当"剧场效应"相互叠加,把封闭管理+集中补课+集中训练+违规招生等几种剧场效应形成组合拳时,一种人类教育史上前所未有的现象横空出世了,这就是:超级中学。

在我发布这篇文章时,我查询有关这方面最新消息,近日,南京一中正式发布《告2021届高三家长书》,对家长围堵学校、要求校长“下课”一事进行了间接回应。

在相关回应中,学校说明学校整体成绩还是很好的,但也承认高分考生较少。对此,学校推出了一系列改进措施,包括研究新高考,做好明年新高考应对;加强对学生学习的要求与管理,比如延长晚自习到十点;加强尖子生培优,比如分层教学,组建尖子生团队等等。总结来说,就是加强孩子的学习,争取创造机会,让更多学生考上好大学。

在某种程度上,学校的回应是对抗议家长意见的接受,但是其中的一些做法表现出了明显追求升学率的倾向,显然与现在教育部门的要求相背离。正因如此,一些专家批评这是素质教育向应试教育低头。

我相信,此事中最受煎熬的还是校长尤小平:如果自己的做法错了,究竟是错在哪里?如果没有错,又为何会引发家长的激烈反对?尤校长面临的问题,几乎是所有中学校长都面临的两难:中学到底应多鼓励学生全面发展还是以分数为主?

笔者注意到,与歇斯底里的家长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许多南京一中毕业的学子却纷纷发文力挺母校。

有人在微博写下自己从县中考上南京一中的真实经历,虽然她高考并没有考上自己理想的学府,但最终考上了该校的研究生。她在文中称自己"感谢一中的馈赠,越是长大,越能理解一中理念的可贵:培养人格健全、具有创新素质的现代公民"。

是的。教育,难道不应该留给真正接受这份教育的人去评价?无论出于什么样的理由,家长都不应该以这种裹挟舆论的形式去压迫学校。

03谁是"剧场效应"的受害者?

1. 孩子们是首当其冲的受害者。

本来他们不必写这么多作业,上这么多补习班,熬这么多夜。他们本来可以有充足的睡眠,有愉快的游戏,有郊游,有闲暇,可以发呆,可以跑步,可以读书,可以写诗,可以交友……

可是现在的孩子们真是太苦太累了。熬夜到十一点十二点的小学生并不罕见,通宵写作业的中学生也不乏其人。至于传说中的双休,不是在作业中度过,就是在补习班之间穿梭。可他们如此辛苦,得到的不过是和原来几乎一样的结果。在被如此单调机械枯燥的约束十几年后,他们离开学校时,往往对读书这件事充满了厌倦。你还能指望这一代人有什么创新精神?

2. 家长们也是受害者。

钱包被掏空了,身体被榨干了,亲子关系被破坏了。成功者永远是少数,大多数家长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希望也陆续破灭。为了孩子的未来透支了孩子的成长,为了所谓的分数摧毁了家庭的和谐,结果到头来才发现,所谓的高分并不能带来传说中的成功。

当孩子身心破坏,当亲情残破不堪,即使少数孩子出人头地功成名就,这样的成功又有何意义呢?

3. 老师们也逃不过。

大多数老师舍弃了自己的健康和家人,也未必能成就学生的辉煌。学生辛苦,家长辛苦,老师命苦。工作时间如此之长,法律规定的双休日和寒暑假,对于中国的高中教师来说,一直是个遥远的传说。更为滑稽的是,在付出如此高强度的劳动后,他们终究会发现,自己培养的学生除了获得几个分数,在人格、道德、思想等方面几乎毫无建树。

从本质上看,"剧场效应"绑架了教育。在恶性竞争中,教育实现了自我异化。学校在制造文盲,教育在摧残文明。

往大了说,几代人全部沉浸在考试中不能自拔,如此成长起来的人才,其创新能力不容乐观。改革开放近四十年了,我们的大部分工业品产量已跃居世界第一了,可是,我们的人才培养水平又位居世界第几呢?


发表于 2020-8-6 08:0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在线客服 服务时间:9:00-17:00

帮助中心|免责声明|隐私政策|用户协议|举报投诉|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移动客户端|电子执照|论坛微信|删帖申请|章丘人论坛 ( 豫ICP备17038206号-2 )|网站地图
|网站地图

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 我们一直在努力 zqr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