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线路景点特点简介:
垛庄镇位于境内西南部。是一个群山耸峙,沟壑纵横的纯山区。南部及西南一角,以长城岭为界,隔齐鲁长城与莱芜市、泰安市相望,东依锦屏山与文祖街道接壤,北与曹范街道山水相连,西邻历城区,东北连埠村街道。镇政府驻南垛庄。垛庄镇,因镇政府驻南垛庄而得名。明清两代属明秀乡。民国时属第九区。1941年11月,抗日民主政府改划九区为官营、陔山、锦屏、南明、双峰5个区。1942年,撤陔山、锦屏2区。1943年9月,双峰区改名横河区(辖横河、三王峪2乡)。1944年重建陔山区(辖官营、垛庄、佛峪3乡)。1947年下半年,陔山、横河2区合并,定名官营区(后因区驻地迁至垛庄,改名垛庄区)。1950年9月,县辖区名,改以驻地命名为按数序排列,垛庄区为第四区,辖:垛庄、东峪、邵庄、车厢、官营、麦腰、射垛、东立虎、横河、三王峪、没口、清泉、佛峪13个乡。1953年9月5日,章历县撤销并入章丘县。并县后,原章丘县各区序数前加十,第四区成为十四区。1954年9月9日,佛峪乡(包括佛峪、道沟、林枝、白炭窑4村)划归历城县。1958年3月24日,撤区并乡,十四区改划为垛庄、官营、横河3个县辖乡。1958年9月,实行“政社合一”体制,成立海山、群山、上游3处人民公社。1958年12月并海山、群山、上游3公社为垛庄公社,辖:垛庄、南明、官营、横河、赵庄5个管区。1984年2月28日,废“政社合一”体制,垛庄人民公社改为区,管区改为乡。1985年9月,县以下区划改区镇并行为乡镇并行,垛庄由区改镇:横河乡(不包括区东立虎、西立虎、圣水泉3个行政村)一部分,赵庄乡全部划入新建的曹范乡。全镇地处泰山北麓,地势南高东北低,是一个纯山区镇。境内群山起伏,沟壑交错。全区最大的季节河——西巴漏河,即源于境内四角城北的山坡。年降雨量略高于全区平均数,为670~700毫米。惟分布不均,雨期集中在七、八月份,这对植被差、流径大、失墒快的山区,危害极大。冬春雨雪稀少,不利于越冬作物和春播。无霜期195天。大于或等于10°C的积温为4417~4468.5゜C。耕地24500亩,已建成垛庄、龙王岭、百丈崖3处水库;跃进、龙沙、胜利3条灌渠。有效灌溉面积4752亩,主产小麦、玉米、地瓜。
东麦腰位于镇政府驻地西南5.5公里,设东麦腰村委会。村西靠泰(安)明(水)公路,长方形聚落。据碑文载:“明宣徳年间(1426~1435),高姓迁来建村于火石岭东。”当时此地森林茂密,古木参天,有很多木炭窑,故名密窑。当地“密”、“麦”同音,民国后沿革为麦腰。该村位于火石岭东,名东麦腰。
红哨子村隶属莱城区雪野镇,位于莱城西北34公里、雪野镇政府驻地上游14公里处。村北面、西面隔山与章丘搭界,东邻胡家庄,村南是连绵的群山,是通天河的源头。据《朱氏谱》记载,清初刘姓由章丘县迁此建村。因址在山峪中,村民以烧木炭为生,曾名木炭峪。每到夜晚,火光熊熊,映红山峪,取名红哨口,民国时期改称红哨子。明天顺年间,红哨子一带属北乡的雪野保和西乡的王石保,沿袭至清末;民国初年,属七区、八区所辖;1941年,莱芜划为莱北、莱东、新甫三县,同年,撤销乡(镇),划大区为小区,以区辖村,红哨子村属香山区;1 945年10月,三县合并,复称莱芜县;1 95 1年3月,莱芜县改地名区为数字区,香山区为十三区,红哨子村隶属十三区;l 955年10月,莱芜县又恢复地名区,红哨子村隶属香山区;1 958年3月,撤区划乡,红哨子村属大王庄乡;同年10月,上游人民公社成立,红哨子村划归上游公社;1 984年4月,上游公社改为上游办事处,红哨子村隶属安子湾乡;1 985年l 1月,上游办事处分为上游、雪野、鹿野三个乡(镇),红哨子村隶属鹿野乡;2001年,撤乡并镇后,上游镇、雪野乡、鹿野乡合并为雪野镇,红哨子村隶属雪野镇。该村具有优良的革命传统,抗日战争时期因其地形隐蔽,曾在此地驻扎过八路军。先后有宋西松、商德俊、宋爱法等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对越自卫还击战。村西南诸峰,林立其中,红哨子水库数吊岚山最高,约800米左右,由南北双峰组成。景色随季节而变,春季来临,槐花盛开,蜂飞蝶舞,黄色的迎春花及各种不知名的小花开遍山野。到处流水潺潺,小鸟啾啾。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村北是满坡的槲树林,春夏满山绿,至秋遍野黄。槲树叮作为生姜遮阳物--姜荫障,使村内的老百姓大大节省了种姜的费用。茂密的槲树下盛产香醇可口的草菇,是本地的特产。齐长城横亘于山坡顶部,断壁残墙下,生长着成片的松树和火炬树。山的北面就是章丘市的垛庄镇。村东南有一山谷日通天谷,山高沟深,是"通天河"的源头,流水淙淙,常年不断。越过通天峪,翻过大山,便是王老村的地界。
莲华山前很早是一片蔚蓝的淡水湖叫“海山湖”。湖水清澈、微波荡漾,有“小江南”之美称。整个“海山湖”分成了三个呈三角形状的小湖,也就是现在的龙王岭水库(原名龙王坝)、百丈崖水库(原名王八湾)和海山湖(垛庄水库)。 下琴子位于镇垛庄镇政府驻地西南2公里,设下琴子村委会。村南靠泰(安)明(水)公路,长方形聚落。据北庄明万历四十年(1612)三官庙碑:该村“原名勤子庄”,勤、琴音同,逐渐演变成琴子庄。后发展成二村,一在坡上,一在坡下,该村居下称下琴子。另说:建村时人烟稀少,村外野生芹菜很多,得名芹子。后坡上又建一村,遂成为上芹子、下芹子。还有传说是:明初建村,因在这里擒过贼寇,故名擒子。后发展成二村,村名也演变成琴子。该村居坡下称下琴子。
下琴子村有一著名泉点——琴 泉:琴泉是章丘约计130处泉水之一。泉水沿山崖而下,形成瀑布,入沟成溪。溪水由北向南奔流,沿途水溪石岸畔,泉眼细密如筛。溪畔绿柳成荫,山花烂漫。尤为奇特的是,溪流处处叮咚作响,如弹拨琴曲,侧耳细听,宛若一方巨大的舞台,正在演奏一曲欢乐的奏鸣曲,故史上称之为“琴泉”。
△ 琴 泉
2021年6月5日金章丘暴走团一行54人走进东麦腰、红哨子、海山湖、下琴子,体验了沿途风景,下面请欣赏驴友活动精彩瞬间!
参加活动的驴友有: 1.平安哥 2. 云中风苓 3.老黄牛 4.雨露 5.开心(谢) 6.碧海晴天 7.叶守满 8-9.王霞 10.开心mie 11.倪建新 12.云中风苓加一人 13.无敌兔 14.联众 15.童心世界 16.木衫 17.碧水蓝天 18.无欲则平 19-20.王翠荣2人 21.无欲则刚 22.雨过天晴 23.** 24.独一无二 25.我爱 26.我家 27.柚子 28—30.王兵同志三人 31.听雨 32.温馨1 33.温馨2 34.温馨3 35.温馨4 36.李香海 37.牵山万水 38.吉祥金牛 39-40.海阔天空两人 41.白云 42- 43. 雪两人 44.碧海晴天加一人 45. 千江月 46. 王兵同志+1人 47.瑞捷编织 48.齐爱兰 49.司令 50.涛声依旧 51.心得归回1 52.心的归回2 53.心的归回3 54.
众驴友行程16.4公里,用时3个半小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