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289430
- 积分
- 22350
- 声望
-
- 财富
-
- 龙珠
-
- 铜币
-
- 回帖
- 0
- 主题
- 听众
- 收听
- 性别
- 保密
- 年度积分
-
- 在线时间
-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6-7-4
|
[color=rgba(0, 0, 0, 0.9)]章丘垛庄镇西庵村位于明水西南30公里处,距经十东路16公里,是一个风景奇美,极具传奇色彩的小山村。
[color=rgba(0, 0, 0, 0.9)]西庵村,被群山环抱,每到七八月份,西巴楼河支流有水的时候,这里就成了网红打卡地。
[color=rgba(0, 0, 0, 0.9)]查阅资料,西庵村明代建村于尼庵西侧,故名西庵村。如今,已经找不到庵了,但是,村志有记载。整个村庄“部”姓为第一大姓。
[color=rgba(0, 0, 0, 0.9)]西庵村一村有“五奇”一、 姓之奇提起西庵村,很多人都说那是一个奇怪的独姓村,并且是一个奇怪的姓——部,全村近千口人,以父系而论,没有一个杂姓。部姓在宋代成书的百家姓中未见记载,一直到康熙字典中对部姓的解释才有“姓”这个义项,至于部姓源于何时,源于何姓至今仍是一个谜。一种传说是因为元顺帝至正年间,在元朝廷为官的部姓先祖因拒绝与皇后私通而遭陷害被灭九族,为保存血脉,才避祸山中,改姓为部。而另一种说法则颇具传奇色彩,据说元末明初,某义军领袖与朱元璋作战失败后,单枪匹马仓皇出逃,当行至今西庵村南时,正值夕阳西下,落日正位于山形酷似迅猛扑击的雄鹰的南崖附近,触景生情,感时伤事,一种英雄末路的感觉倏然而生,遂在行龙山(今西山)的龙眼处结一草庵(今俗称北庄子),与当地村姑结合,改名换姓,隐居于此,以图东山再起,西庵之名即由此而来。西庵村北原有双龙戏珠无字碑立于家族墓地,碑宽三尺,高约一丈,俗称“吊龙碑”,文革中毁碑掘墓,发现墓中并无尸骨,当为部氏先人之衣冠冢,则其家族来源更是一谜。若从元末明初算起,部姓族人聚居于此已达600余年,在战乱频仍、饥荒不断的数百年岁月中,能存有这样一个聚族而居别无杂姓的村落实属不易,这在章丘市内绝无仅有,山东省内恐怕也难寻出第二家。因此在人类基因学研究日益深入,国内外基因资源的争夺日趋激烈的今天,部姓的基因应该算是我们章丘人最大的一笔财富了。二、 庙之奇西庵村的七圣堂为章丘境内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关庙,现存一幅完整的壁画和两幅残画,即使在文革期间也未被破坏。关帝庙在全国各地皆有,名称也比较统一。而据该村庙内碑文记载,此庙在清顺治年间被称为关圣帝庙,而到了乾隆年间,却被改名为七圣堂,把刘备、关羽、张飞、赵云、周仓、关平、张苞七人同庙供奉,其名称一直延续到今天。把君臣七人同等对待,在讲究上下尊卑的旧时代里,这不但有违常理,而且很难讲得通。同时根据村中的民俗,同姓可以通婚,而在封建社会这可是大逆不道的事,由此我们可以大胆猜测,部姓应由起义失败后汇聚到此地的不同姓氏的义军统一而来,当时作为一个秘密的军事组织,是应该有君臣上下之分的,部姓之“部”大概含有部下之意吧。我们可以想象,从元末到清初,经过两个多世纪的风风雨雨,时移事异,原来隐居西庵东山再起的目的已经逐渐淡漠,来到村内的战士的后代都已经基本平等,在这种情况下,通族平等成为大家共同的心愿,而这座七圣堂就应该是这个历史性变化的直接产物。据村中老人讲,保存至今的文昌阁下有可能埋藏着碑刻或其他函物,大概就是述说部氏起源的文书,早年还有人在附近捡到过玉蝈蝈之类的东西呢。三、 山之奇据西庵村乾隆年间碑文记载,西庵村左为莺落山,后倚行龙山,大概以山形而命名,从风水学的角度来看,这其中自然隐藏着不可告人的秘密。莺落山,由两座大山交汇而成,宛如苍鹰迅下捕捉猎物,鹰翅、鹰喙无不形神毕备,在落日之下,尤其显得苍劲刚健。而鹰之左翅,俗称南崖的陡壁更是崔嵬峭拔[color=rgba(0, 0, 0, 0.9)],其山构造褶皱与断层错落有致,地貌之奇特,实为罕见。更为奇特的是位于南崖正中的双龙出山奇观,两座酷似龙头的山峰,从山中探出头来,其形神似要奋力挣脱大山之束缚,腾空而去,难怪当年部氏先人看中了这块藏龙聚气之地以隐居待时。而此山之洞穴尤为奇特,据村中老人讲,此山有七十二洞,洞洞相连,早年间,有人在山脚下的洞中点一把火,就会出现漫山云雾缭绕的奇观,现由于山上植被茂密,仅有几个洞穴可见烟雾冒出,其中最大的当属位于山腰的一个天然洞穴,洞口篆文“天仙居”,不知何代何人所刻,洞中宽敞,可容数十人聚餐,相传此洞直通南明村的牛角山,现洞深至30米处已被泥石封堵,如果打通修理,当为一大奇观,洞内冬暖夏凉,即使在炎炎夏日,洞中温度也不过十八、九度,人呆在里面久了还真有点冷呢!登山远望,对面山形走向宛若一条正在游走的巨龙,而部氏先人的最早聚居地“北庄子”恰在龙眼处,其中又蕴含了多少隐衷曲折呢?
[color=rgba(0, 0, 0, 0.9)]四、 水之奇莺落山下有一洞穴,当地叫作“王母池”,深约七、八米,相传为王母娘娘的洗浴之所,不论天多旱、多涝,水位既不上涨,也不下降;另有滴水洞,自洞顶有一线水珠直落地面,粒粒晶莹而不成缕,水量也不因天之旱涝而增减,当地人称之为“天地之水”,尤以三九时节,此水由地面直至十几米高的洞顶凝结成冰,宛如一根银柱直立,又如白蜡柱天,煞是好看。五、 草木之奇莺落山中多奇草异木,有许多为此山所独有,有一种叫“老头咳嗽”的小灌木止咳化痰的功效,屡试不爽。据不完全统计,仅能够叫上名字来的草木就有58种之多。层层叠叠的灌木杂草,构成了一年四季五彩斑斓的秀美景致。春来迎春满山,一片娇黄,野生的紫白丁香夹杂其间,宛若一架五彩的熏香屏风;下来草木葱茏,青翠欲滴,间或山花点缀,恰如一幅巧夺天工的绿锦百花图;秋来霜染红叶,远望如一缕缕飘荡的红色云烟;冬来冰雪漫野,恰如银鹰迅落,别有一番“草枯鹰眼疾”的雪域风情。西庵这个小山村,蕴藏了太多的“说不清”,人到此处,既可欣赏它独特的自然景观,又可发怀古之幽。500多年前的雪蓑山人曾到此寻幽探奇,并留诗一首:“将军双鬓烟尘色,血染征袍金戈裂。落日苍鹰悲末路,点睛行龙望前途。结庵西山待时举,夜来闻鸡常起舞。奇志已随人俱殁,山深依旧闻鹧鸪。”此诗题于一巨碑之上,立于村头,可惜文革中被人为毁坏,今已湮灭无存。2024年9月8日,金章丘暴走团一行63人走进垛庄镇西庵村,山上水是不如前期大了,可是山上山韭,山枣众多,驴友们既锻炼了身体,有收获了美食,不虚此行。下面请欣赏驴友活动纪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