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找回密码
 注册

扫码登录更安全

手机验证码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手机号快速注册登录

章丘直聘五周年
查看: 3108|回复: 1

短文小集之《山村纪事》 五 机智勇敢打鬼子的王永祥

[复制链接]
阅读字号:
 楼主| 发表于 2025-1-22 12: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故事五:机智勇敢打鬼子的王永祥
       王永祥出生在一个贫寒的家庭里,从小父母身体就不好,王永祥上了一年私塾就辍学在家,农忙时帮着父母做些农活平时拾柴推磨拉碾做家务,与父母艰难度日。十三、四岁的时候就挑起了家庭生活的重担,家里地里两头忙,冬闲时就跟着大人上山打石头卖出去换点钱过日子。其实父母的病也不是什么大病,只是没钱医治,小病拖成了大病,只能做些轻松些的农活和家务活。家庭的贫困没有压倒王永祥,反而锻炼了他吃苦耐劳勤奋努力不屈不挠的性格个性,出息成一个勤劳智慧勇于担当责任心强又身强体壮头脑灵活有着一米八左右身高的棒小伙子,虽然家中有两个久病的老人,还是有人看好这年轻后生,时常有提亲的找上门,图的就是他踏实能干顾家敬老的本分人品和把家里家外经营好的能力,在他二十岁上父母给他选了个老实忠厚人家的女儿定了亲,半年后娶进门来,小夫妻日夜忙活着农活,照顾着老人,王永祥还时常出去打个短工,家里的日子开始有些起色,一年后,妻子为王永祥生了个儿子,一家人开始有了欢声笑语,只是好景不长,抱上孙子的父母没有开心高兴多久,就在小孙子两岁多的时候双双撒手人寰离开人世,留下王永祥三口人过活。王永祥一人挑着全家生活的重担,勤奋劳作,节俭持家,虽然没有摆脱贫困,但还能生活的下去,一家三口,夫勤妻贤,童年的小儿乖巧活泼,也算得上幸福家庭。由于王永祥心地善良,对四邻八舍肯帮忙乐助人,人缘好,许多兄弟不和不孝父母邻里争吵等些许小纠纷都让他说和,大道理小缘由说的让争议双方信服。也建立了一定的威望。
       一九三七年,侵华日军开始进攻山东,驻山东的国民党军队不战即溃,整体南逃,日本兵沿津浦线胶济线运兵逐个占领沿线城镇,三八年日本兵占领了章丘城,开始了对章丘乡村民众的野蛮统治和烧杀抢掠。日本兵的侵略和掠夺,激起了全国人民的义愤和抗日激情,一些不甘心做亡国奴的有志之士成立起名目繁多的救亡组织,有的拉起人数不等的抗日队伍,抵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八路军一一五师开进山东,大大鼓舞了山东人民抗日救国的积极性,八路军建立抗日民主统一战线,把分散的各种各样的抗日小武装,统一整合为共产党八路军领导的抗日武装,鲁北地区建立了渤海支队,在杨国富、肖华的领导下,发动鲁东北地区的群众开展对日斗争。
       那是一九四零年七月,是一年中天气最炎热的时期。早晨,王永祥要趁天凉快到山坡地里锄高粱,一垅地刚锄到一半,突然从草丛中爬出一个衣服扯破并带血迹,脸上也带着伤的男人来,把王永祥吓了一跳。那人拄着一根折断的树棍想站没能站起来又跌倒在地里,脸上还冒出了汗珠,口中有气无力地说,兄弟,我脚崴了,你能不能给我找点水喝。王永祥过去一看,那人的脚腕红肿,如不及时治疗,就会出现不良后果,可又担心这人身份,犹豫之间,那人急忙说道,我是山北曹庄村的,平时做点小生意,有点账到梭庄去要,不但没要出账来,还被几个人追打,跑的时候跳崖扭了脚,躲进了高粱地,兄弟救我一救。王永祥看那人不像凶狠猥琐奸滑邪恶之人,又想到自己如果不管这人,没吃没喝加天热,这人就会有危险了,不再犹豫就上前将那人扶起,背起那人下山回家,在路上两人交流,方知道那个人姓曹。回到家先让妻子做饭同那人一起吃了,又仔细看那人的伤,没有伤筋动骨,就到村医那里买来两贴膏药帮那人贴上,又拿出件自己穿的小汗褂对那人说,曹大哥,你的衣服脏了,你脱下来让我女人给你洗洗,缝补一下。那人连声说着太麻烦你们了,抬胳膊脱下脏衣服,却让王永祥看到了肩头的伤疤是被枪弹打成贯通伤留下的疤痕,立即怀疑他刚才对自己没说实话,身份也不是做小生意的,就说道,曹大哥,你肩头上的伤疤好像是枪伤,你到底是什么人?那人见王永祥看破了自己的身份,才真诚的说道:看王兄弟也是实诚人本分人,我就实言相告了,我是八路军渤海支队的,我们这个大队驻扎在章丘邹平交界的芽庄湖一带。我是奉命到驻梭庄的李法传保安团去做抗日统一战线工作的,可是他们奉行国民党攘外必先安内反共限共溶共策略,对日本鬼子不敢打见了就跑,对共产党八路军却视作仇人,很是顽固,自己不抗日,还对我们极尽侮辱,缴了我们的枪,打死了我的随行通信员,把我关在黑屋里三天,我趁岗哨打盹半夜跑出来,被他们发现了追上来,我跳下了高崖才逃脱出来,脚却受了伤,连走带爬才躲进你的高粱地里,然后就遇上了你,把我救到你家里。我这伤是去年小鬼子到芽庄湖扫荡与他们交战被打伤的。王永祥知道了曹大哥是八路军,不禁肃然起敬,曹大哥在王永祥家养了三天,王永祥与曹大哥交谈了三天,曹大哥的言谈话语和讲解的抗日道理深深打动了王永祥,在心中也开始有了参加抗日队伍打鬼子的念头。曹大哥看到王永祥家生活困难,自己又身负任务,谢绝王永祥的挽留,脚一消肿就连声道谢着告辞走了。
       半月后,王永祥到山头店集上赶集,远看着聚集着挤不动的人群,就好奇的过去看看,走近一看竟是在自己家养伤的曹大哥,正激情高昂的作抗日宣传演讲,四周的人们静静地听着。王永祥等他演讲完上前相认,曹大哥向随从介绍了王永祥,随从也向王永祥解释,曹大哥是他们大队的教导员,曹大哥掏出几个银元表心意,感谢王永祥的救助,让王永祥贴补家用。这次见面让王永祥对八路军抗战精神的认识又加深了一层,铁了心要加入八路军抗战打鬼子了。回家与妻子商量,妻子虽然不情愿,但在王永祥反复说服下,妻子还是答应了,王永祥赶到芽庄湖,找到曹大哥,参加了八路军,走上了抗战打鬼子的路。
       提起王永祥,村里老人们都说,王永祥的形象就像电影《小兵张嘎》中的罗金宝,是出入敌占区的侦察员,没见过他穿八路军的军装到村里来,见到他有时是礼帽长衫,黑鞋白袜,戴副墨镜,骑个自行车,像便衣队员;有时破棉衣棉裤,头上戴顶破毡帽,腰里束根黑布条,背个搭子,袖着两手,佝偻着腰,像五十岁的老人;有时穿着棉长袍青棉裤,戴着绒棉帽,脖子上围条长围脖,又像是私塾老先生,有时像阔老板,有时是干农活的壮汉,因为他当的是武工队员,打鬼子锄奸锄霸,到四集宣传抗日民主统一战线和党的主张,讲的头头是道,在农村发动群众壮大抗日力量,有人就亲眼看到他在刁镇集上来回走了两趟,找准机会将两个鬼子兵打死后安全脱身;传说他用便衣队的假证件混进章丘城抓药,因为没钱药铺掌柜和伙计拦住他不让走,他掏出两棵手榴弹在他们面前晃两晃,把药铺人吓的磕头作揖,王永祥早已拿着药扬长而去。
       他的战斗故事,因为他参军后与村里人接触不多,见面了又不善于表白自己,所以不为人知的一定很多。如果有人知道他在部队中的生活和战斗经历并讲出来写出来,一定非常精彩。
       一件事坏了王永祥的名声和大好前程。这天他回家来,他的一个姓张的邻居来找他,原来张姓邻居家也是贫困,不好找媳妇,正好同街一家年轻的男人死了,撇下一个寡妇,他与这寡妇常见,彼此有意了,可是那家族人极力反对守寡女人改嫁,张邻居想请王永祥从中说和,成全自己。王永祥见邻居说的肯切,不好推辞,也是参军后接受了新思想,支持婚姻自由寡妇改嫁,就到那寡妇家做老人长辈的工作,从人性包容到共产党八路军的政策,软硬兼施,说的那家同意女人改嫁了。这件事成全了张邻居,也为自己埋下了祸根。
       王永祥参加八路军,打鬼子又坚决勇敢,日本鬼子和伪政府的人都想将王永祥置于死地,反共又与日本人暗中有勾结的保安团也参与进来。这天保安团的四个便衣队员来到王永祥家,向王永祥妻子诈称他们是王永祥的战友,王永祥打仗负了重伤,现在奄奄一息,他们是来接她娘俩去看望王永祥的。王妻一听急了,急忙带上儿子随四人出门,走出村不远王妻见四人互相悄声说话,走的路方向也不对,心知有诈,就表示家里没人看家,不去看望王永祥了,让他们把王永祥送来家养伤。那四人眼看事情败露,即露出凶相,最后将奋力挣扎大喊救命的王妻和儿子枪杀,四人逃走了。得知消息的王永祥在曹大哥几人陪同下回来处理了妻子儿子的后事。这事的发生更坚定了王永祥打鬼子惩汉奸报仇雪恨的信念,作战更勇敢意志更坚强了。
       王永祥的英名就坏在张邻居的改嫁来的妻子身上。王永祥当兵第二年就担任了排长职务,又是部队的侦察员,经常单独外出执行任务。这次在山头店集完成预定任务后,要回大夫村家里看看,恰在路上遇上了赶集回村的张妻,这张妻一表人材细身高挑,也算的上风流女人,也许在她内心中已经将王永祥的形象与她的丈夫作过对比,所以见王永祥在前面走,她大步小跑地急忙赶上来,随即亲切地叫了声王大哥,两人一起向村走,路上张妻嘴巧,又是感谢王大哥的帮忙成全,又是说嫂子被便衣队杀害了让人伤心,又说王大哥回来没处去可以到她家歇脚,这时的王永祥已被这女人的如簧的巧嘴和俊俏的长相苗条的身材风流的举止打动,中午张妻又特意请王永祥过来吃饭,张邻居与王永祥还喝了几杯酒,张妻又在饭桌前转来转去,与王永祥眉目传情眼对眼,从此以后两人搞到了一起,弄的张邻居不敢怒更不敢言。王永祥不顾纪律,只要单独出来执行任务,就来与张妻幽会,掉进了张妻的温柔乡。最后一次来,待在张妻家一天两人形影不离,晚上还要过夜,完全放松了警惕,睡到半夜,被保安团的便衣队包围了房子,房顶也上了人,向着睡炕的位置开了枪,被惊醒的王永祥把张妻推下炕,张妻吓的钻了炕洞,王永祥向外还击,外面向屋里投进几颗手榴弹,王永祥被炸的血肉横飞,当场牺牲。
       按着王永祥在军人生涯中打鬼子锄汉奸的英雄壮举,他活着是英雄,牺牲了也享受烈士待遇。可是,由于王永祥革命到底的意志不坚定,经受不住诱惑,严重破坏和违反了共产党八路军的纪律,行为不检点,与有夫之妇通奸,并且是死在通奸过程中通奸人的炕头上,这最后的可耻结局大大损害了他的英名和声誉,也严重破坏了共产党八路军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所以连个烈士的名誉也没有得到。如今他家已无后人。

发表于 2025-1-22 22:09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就不行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在线客服 服务时间:9:00-17:00

我的网址|帮助中心|免责声明|隐私政策|用户协议|举报投诉|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电子执照|论坛微信|删帖申请|章丘人论坛 ( 豫ICP备17038206号-2 ) 劰载中...|网站地图
劰载中...|网站地图

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 我们一直在努力 zqr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